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帝国第一驸马 > 第2208章 岁月如梭(大结局)

第2208章 岁月如梭(大结局)(1 / 1)

“关宁,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

这是姬川的亲笔信,是他生前就写好的。

“终于我还是步了朱祯的后尘,只是我比他还要体面一些,这应该是你给的体面,以大宁的军事力量能够很轻易的把魏国拿下,只是你一直不愿意这么做,可我更希望你能直接派兵进攻魏国......明知是必死的结局却什么都做不了,这个过程实在煎熬,从大宁回去后,我食不下咽夜寝难眠,胸口就像是压了一块大石......我知道我大限将至。”

“郁郁而终的人有很多,我从未想过我也会这样。”

“关宁,我太不甘心了。”

“我是勤君,自认也是明君,为国家鞠躬尽瘁,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一切,可我还是无法让魏国强盛,即位之初我便效仿你的元武新政在魏国进行改革,为此我费尽心力对元武新政进行研学,由此让我对你这个人也有很多了解,都说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亲人,很可能是你的敌人,我觉得这话说的很对,我应该是最了解你的人,这让我有一个很可怕的怀疑......”

"你不是这个世上的人。"

“这很匪夷所思,但我觉得就是这样,你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前所未有的,是从未出现过的。”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既生川何生宁,但又想开了,或许这就是时势,这就是天意,就像你的出现不就是这样吗?”

“关宁,如你所愿,我把魏国交给你了,我依旧不甘心,可我只能这么做,就像你说过的,在我们这一代解决总要好过下一代,你肯定会对百姓好,这一点我毫不担心,你也会重用那些官员朝臣,因为你需要,我还希望你能留我姬姓血脉,算我求你了......我给你的可是一个完整的魏国,就在我去大宁之际,魏国的四大家族都被灭了,你直接派官员接手即可。”

“就算是看在姬蕊的面子上,这是我最后求你的事情。”

“关宁,如果没有国家没有立场,我想我们会成为朋友。”

“我相信,你也会把我当成朋友。”

“就这样吧,其他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该去下面找朱祯了,我会狠狠的嘲笑他, 斗来斗去,竟然惺惺相惜了,或许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落款,大舅哥绝笔。

是的,他用的不是真名,而是大舅哥这个称呼。

抛开其他不谈,关宁对姬川足够认可,他是明君,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皇帝,能为了国家两次向敌国求和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至于做出大魏宝券,这并不是昏庸,而是局限性,这本来就不在他的认知范围。

关宁长叹了口气,把信收了起来,呢喃道:“大舅哥,一路走好。”

随即他看向在面前的宋维,姬川很有意思,他生前就安排好让宋维过来送信,其用意不言而喻,意思宋维是可用之人。

“宋维,接手魏国就由你主事,可有问题?”

闻言,宋维伏跪叩首,“臣遵圣意。”

在此刻,宋维想起了自己的叔叔宋丞,就是在这座城外,叔叔宋丞跟关宁大战而死,只是那时的关宁还只是世子,可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自己却成了关宁的臣子。

世事无常,你永远都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就像你根本不会想到中原真的能够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实现统一。

魏国就此归于大宁,未经战乱,甚至都没起什么波澜,就连普通百姓都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们用的钱都是大宁宝钞,感觉就像只是变了个国号,由魏人变为宁人,由魏臣变为宁臣,真正有感觉的人应该只有姬姓皇族,当魏国覆灭后他们也将失去皇族身份成为庶民,甚至能否保住性命都未可知。

关宁不会清洗,即使没有姬川的求情他也不会这样做,因为还有姬蕊,总要照顾身边人的情绪,甚至他还准备重用姬景烁,在他看来这个侄儿极有天分,还欲封其为王,可被姬景烁拒绝了,他说他不要爵位,不要官职,只想像个普通人一样能好好的活着就行。

他很聪明,他知道爵位和官位只会带来灾难,或许会为所有姬姓族人都带来灭族之祸,不止是他自己,他还勒令其他人不得接受。

姑姑能护着,姑父心胸宽广,可姑姑和姑父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他们不在以后呢?

接手魏国的过程很顺利,自此大宁真正成为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关宁夙愿得以实现,他要趁着还有精力,把大宁治理的更完善,更强大。

如今国土面积再次扩大,相应的政务机构也要扩充,完善官员选拔制度,加强教育体系建设等很多事情,都是需要他继续做的。

关宁有后世经验,以史为鉴,治国理政。

民生依旧是最重要的。

从新朝建立开始,关宁就相当重视,建设水利及诸多民生工程,有很多大工程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完成。

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才是国家发展基石,关宁对此进行改革,保证幼有所学,有教无类。

在此期间,关宁对财经也进行了相应改革,主要集中在货币,大宁宝钞应该称之为白银宝钞,因为它是以白银为储备物发行的货币,可这种货币并不稳定,因为朝廷一想用钱就会打储备物的主意,会挪动储备物应急,然后就还不回来了,这就是有借无还,如此便会导致纸币价值不稳,短期内没问题,时间长必会通胀。

所谓通胀,就是因纸币超发购买同样东西要花费比过去更多的钱,想要纸币价格稳定不变根本不可能,因为随着民间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宝钞就要跟着超发,否则就会出现宝钞比纸面价格更贵,及通货紧缩。

因而就需要做出改变,将白银变成瞄定物,就是让纸钞与白银价格单向挂钩,以白银价格瞄定纸币价格,但纸币不能瞄定白银,如此就不需要白银大规模流通,也不需要朝廷的白银持有量等于纸币的发行量。

这就是贵金属本位的原理。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实行贵金属本位制的国家有绝大部分贵金属,而今有了从倭国得来的大批白银便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个时代钱贵的问题由此被解决。

谁也不知道这位皇帝怎么会有这么多“治国良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十余年悄然而过。

这十余年是平静的,大陆再没有争端,再没有战乱,百姓富足安居乐业。

大宁基业稳固,盛世空前,被称为元武盛世。

十余年足以发生很多事情,远在西域的秦王关弘启沉迷武学,在天山创立了一个名为太上教的江湖宗派,他经历过战乱杀戮,也经历过安定平稳由此有所感悟,在他看来所有战争爆发都是因为上位者的争,皇权即是祸乱根源,应当众生平等,无为而治。

这只是关弘启有感而发,随意建立,却不想竟然一直延续下去,在若干年后太上教还一分为三,分为太上、太常、太一三教,而他留在宗门密道里的“华容道”还被人破解,这当然是后话了.......

“华容道”是他父亲常跟他们玩的游戏,关弘启是其中佼佼者。

岁月就是最锋利的刀,在这十余年里,很多新朝建立时的人故去,分封出的不少贵族也都故去,他们的继承者成为新贵,而经过这漫长时间,无法坚持本心的人大有人在,历史周期开始出现,虽有封地管理总署存在,可当初大肆分封的后果也开始显现,一些经营年久的封地成为国中国。

这些都是王朝隐患。

也在这时,关宁及时颁布了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

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基础上,诸位藩王及授封贵族可推私恩分封子弟,支庶也应当有封地和爵位。

此令传开,在整个王朝引起轩然大波。

上施恩惠,实分其国。

随着时间推移,各藩王子嗣后代只会越来越多,这么多人封下来藩属就会变的四分五裂。

打破了嫡长子独占,相信这些支庶们会疯狂,在重大利益面前,亲情又算得了什么?

这确实是施恩,但也是绝户计。

当推恩令颁布后, 已告老在家的陆正渊听闻,当即大笑。

“哈哈!”

“陛下就是陛下,我就知道陛下当年大肆分封必有控制之法。”

“哈哈!”

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国家而言,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转眼间又是几年过去,谁都逃不过岁月这把刀,赵南星、薛庆、陆正渊、费田、郝仓......相继去世,关宁也肉眼可见的老了。

冬日阳光和煦,洒在身上暖阳阳的,关宁半躺在摇椅上微眯着眼。

“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想想还真是一闪而逝。”

“都说登高者而寂寥,现在算是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还是以前有意思。”

“那时候要面对一个个敌人,邓明远、邓丘、高廉、段盎、郑译、宋丞、杨奇正、关子安、萧成道......从一个落魄世子到继承镇北王又造反成为皇帝,穿越不造反就不配当穿越者,从国子监到朝堂,从云州到上京......所有挡我路的人都死了。”

“还有在梁国,还有在魏国,还有在北夷,梁武帝朱温,正统帝朱镇、天顺帝朱祯、建文帝姬封、建武帝姬川、南蛮太阳汗拜不花、北夷王兀良保,还有西域联军统帅阿迪尔........现在想想,我好像转遍了,也打遍了,一个个敌人都被我打败,他们大多都死了,朋友、敌人、臣子一个个的相继离去。”

“就好像是定了一个目标,好不容易达成了,你却没有那种喜悦感,反而觉得很空虚。”

“当初答应永宁她们,等闲下来到处转转看遍大好河山,可闲下来也走不动了,人生就是如此,总是充满了遗憾,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我最初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逍遥世子,志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却成了被退婚的驸马,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又能想到我这个落颇驸马竟然建立了新朝......自到现在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走向大陆最高的位置.......可我最初的梦想却没有达成。”

“我没有敌人了,或者说已经没有人能成为我的敌人,可我也无法再像当初那样去逍遥,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关宁呢喃着,半睡半醒,看着天空绚烂,眼神一时都有些恍惚。

他似乎看到了,看到隆景二十七年五月初五的那一天,一个穿着华服的俊俏公子走进上京城,来到这波澜壮阔的世界,故事由此开始,也由此终结。

(全书完)

PS:然后会发一个完本感言,看完记得留言打卡啊。

最新小说: 第四天灾:远征 末日系统高手:起源 二月初二,嫁龙王 悬案之真实的罪恶 升维人生 末世孤楼 废土荒野的战斗日常 求助!沉眠苏醒后宿主成了丧尸王 我只是一个修机甲的 从掌控斩魄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