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辣妻重返1980 > 第782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第782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1 / 1)

刘寡妇听到这,脸色也不好看。

“你都说了,那是往上数三代人,咱们家是辉煌过,可是现在呢?除了这偌大的一个房子,还有什么?”

“是你能挣钱往家里拿,还是说,你二弟能挣钱,养活一家人?”

“再或者说,你三弟和小妹,读书不要钱?”

话说的好听,谁不想讲究一个身份,过一个体面的日子。

但是,光要体面,难道不吃不喝不穿了吗?

那就等着饿死好了。

被母亲一怼,刘家大姑娘也不恼,她笑嘻嘻的接过母亲手里的袋子。

打开一看,用着筷子也挑,顿时皱眉。

“你在主家帮忙,人就给你这些不要的吃食?”

一点荤菜没不说,就那点肥肠,还是切剩下的边角料,至于素菜,那都是破成两半的。

藕片是断成两半的,土豆片是卤过头,成粉半的。

至于其他的,全部都是一些边角的料子。

说实话,送人着实有些拿不出手。

“不是说,你帮忙的那个主家,买的是徐家的房子吗?”

她可记得,那徐家的房子,是卖了十多万的。

那么有钱的人家,怎么好意思拿着点边角料送人。

刘寡妇知道闺女的德性,她叹了口气,“要不,你去问问,人家为什么不给我好菜?”

这——

一下子把刘家大姑娘给堵了个没话说。

倒是旁边的刘家老二,拿着筷子夹了一下,忍不住点头,“这味道是真不错。”

“难怪我们厂门口,每天都有人排队去那家人买卤菜。”

“就是太贵了。”

这话一说,刘家大姑娘忍不住看了过来,“多少钱?”

她自从被婆家退婚嫌弃后,就一直待在家,混吃等喝的。

反正也不出去找工作,也不去赚钱逛街。

对外面的事情,她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的。

刘家老二想了下,“我听我同事说,买了半斤猪耳朵下酒菜,都花了一块钱呢。”

“至于五花肉排骨猪蹄那些就更贵了,我也没问。”

刘家大姑娘一听到这,心里迅速盘算了起来。

“那他们家这生意能赚不少钱啊?”

“妈,她给你开的工钱是多少?”

刘寡妇呆了下,下意识地说道,“我早上帮忙两个小时,开的工钱是八毛。”

这话一说。

桌子上几个人,都跟着下意识的皱眉,“这工钱也太低了。”

刘老二更是直接说,“我记得我同事说过,他们家的卤菜素菜,都要卖七八毛一斤呢。”

“妈,你忙活一上午,给你开八毛的工资,这也太低了。”

刘寡妇呐道,“不低啊,我一个月忙活三十天,就有24块钱,而且我每天就上班两个小时。”

“老二,你一天忙活十几个小时,一个月也只有五十多块的工资呢。”

这——

一下子把刘老二堵得没说话。

“妈,你不能这样算,老二他是公家单位,你这是个体户,你低三下四去干活,人家赚那么多,才给你一天八毛的工钱,你去跟她提,让她给你涨价,不然你不干。”

刘家大姑娘说道。

这话一说,就得到了刘家老二的赞同,“是啊,妈你干这活不体面,我在钢厂上班多体面啊。”

那可是被人高看一眼的。

旁边刘家大姑娘就帮忙出主意了,“这样吧,妈你去和对方谈下条件,让他们在给你涨点工资。”

这——

刘寡妇也不是糊涂的人,她当即就被自家孩子给气笑了,“每天做两个小时的,得八毛钱,一个月就是二十四块钱,你们还嫌低?”

“要不这样,你们帮我找个比这个工资高,还轻松的活计?”

这话一说。

大家都跟着沉默了。

他们其实都知道的,在顾家上班去帮忙,这工资已经开到比别人高了。

但是,人就是贪心,想要的更高,所以才会挑剔,不满足。

刘大姑娘撇撇嘴,挑剔地用筷子翻来翻去,母亲带回来的凉菜。

“妈,你也太好满足了吧?”

刘寡妇直接收起来了自己从顾家拿回来的凉菜,“既然嫌弃,你别吃了。”

刘大姑娘急了,追上去,“妈妈妈,你都没炒个菜,这是晚饭唯一的菜了,你拿走了,我们吃什么啊?”

刘寡妇站定,反问,“你不是嫌弃这菜不好吗?”

“是不好,那也总比没有的强吧?”

刘大姑娘支支吾吾道。

刘寡妇看到,忍不住叹口气,“刘芳,我是你妈,所以这些年我才包容着你,你看看你今天都多大了,多少出去找个工作,不说贴补下家用,你哪怕是能养活下自己也行啊?”

这话一说,刘芳不乐意了。

“您儿啊,当初把钢铁厂的工作,给了二弟,你让我找工作?让我找什么工作?去当临时工?还是去给人家当小保姆?”

“妈,您偏心就偏心吧,何必这样挖苦我呢?爸爸要是在的话,肯定不会舍得看着我这般被欺负。”

每次都是这样。

每次教训女儿的时候,她总会提起过去,提起死去的父亲,提起被自己让给老二的工作。

刘寡妇也知道自己亏欠了女儿,但是一码归一码。

这么多年来,她也一直是纵着女儿,觉得亏欠了对方。

她深吸一口气,“人顾家那女儿,和你差不多大,都考上清华了,连带着房子都是人自己买的,你在看看你,工作没个工作,读书没个读书,让你去干活,你还挑三拣四,刘芳,你跟你妈说,你到底想过什么日子?”

她不明白。

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女儿,如今怎么变成这样了?

刘芳一听,顿时也火了,一踢凳子,哐当一声,“就那么一点凉菜,你不想给我吃,就不想给我吃算了。”

“妈,你何必呢?说人家顾家女儿好,那你怎么不看,人顾家女儿有个好爸爸,谁让我没个好爸爸?还没个好妈妈?”

“人家妈妈会赚钱啊,去卖卤菜一天赚那么多,全拿给女儿了,妈你呢,你一天到晚,给你女儿什么了?”

说实话,听到这,刘寡妇气的浑身都在发抖。

“我给你什么了?你爸没了,我一个人拉拔你们长大,刘芳,你不是十二岁,你都二十二岁了,你去这周围问问,哪家姑娘二十二岁了,还在靠着寡妇母亲养着?”

“哪家姑娘二十二岁了,不上班不嫁人不干活,甚至在家,我让你做顿饭,你都给我嚷嚷,你二弟为什么不做?”

“你二弟为什么不做?因为他在上班啊,你不知道啊?你二弟在钢厂上班,一忙起来,十五六个小时,通宵加班那更是常事,刘芳,你说妈偏心你弟弟,把唯一的工作给了你弟,我就问你,你弟那工作,你去干,你干得了吗?”

“一两百斤的铁水,你扛得动吗?高温四十度的天气,你受得了吗?常年加班,你撑得住吗?”

她当初把工作给了老二,还不是看老二是个男同志,力气大,肯吃苦。

就她说的这些,自家这些年当姑奶奶养活的大闺女,真受得了吗?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还能不不知道了?

什么性子,她在了解不过到了。

吃不得苦,还想过好日子,可是除了会投胎,会嫁人之外,哪里有那么多好日子可以过啊。

听完母亲的话。

刘芳也不知道怎么说了,她不明白,向来沉默寡言的母亲,怎么突然就这般来回击她了。

她心里也有气,“是,我是吃不苦,可是妈,你看咱们这一片住着的姑奶奶们,有哪个能吃苦的?”

他们这一片住的人,多少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里也有点家底的。

谁不是在家享福,然后嫁一个门当户对的啊。

“李家的,王家的,他们家姑娘,怎么就没吃苦了?下乡插队十年回来,还不是照样过日子?”

这——

“您儿非要把我和那种人比,我能怎么说?她们脑袋进水了,找个外地的丈夫,拖儿带女的,还只能离婚了才能回来,活活成了笑话。”

“妈,我跟你说,您有我这种闺女,您就偷着乐吧,起码我脑子清醒,不随便嫁人,不扶贫啊。”

她才不想嫁给外人地呢。

她一北京本地的姑娘,在怎么说,也要嫁给本地人。

光本地人还不够,对方家里条件还要好点才行。

工作体面,还肯给她花钱。

刘寡妇听了,忍不住笑了,“行,你脑子清醒,那我给你找个活,你去吗?”

她都养成老闺女了,还跟她谈清醒。

“什么?”

刘芳警惕。

“就是顾家,我在去问问,他们家还收不收人,我把你弄进去,你算算,如果我们两个人都能在那干活的话,一个月也有五十多块的收入,不比你哥收入低了。”

这话一说。

刘芳不乐意了。

“我做不来那种活儿,而且我也不愿意给个体户打工。”

她家在怎么说,祖上也是出过正黄旗的。

她这去给人做帮佣,不,连个小保姆都算不上。

因为是个临时工。

这话一说,刘母气了,“这看不上,那看不起,也不看看你能做什么?”

“我做什么?”

刘芳笑嘻嘻道,“我啊,就等着嫁个好男人,妈,您就跟着我想清福吧。”

刘寡妇听到这,难得没有反驳女儿。

她这般养着闺女,跟娇小姐一样,也是冲着对方能够说个好婆家的。

只是,眼看着闺女的年纪一年大上一年。

刘寡妇也愁,她摸了摸闺女的脸,“我去顾家先做一段时间,给你多攒点嫁妆,在给你弟弟攒够了彩礼。”

“把你俩的婚事解决了,我那才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这话一说,刘芳倒是难得没和母亲反驳。

她叹了口气,“哪那么容易的事情呢。”

她也去相亲过不少人家,但是她看得上人家的,人家看不上她。

她看不上人家的,人家看上她了。

一来二去,也就这么耽误了下来,高不成低不就了。

说到这里。

刘芳倒是羡慕顾宁了,“妈,你说,我要是有新来那家人女儿的学历,我也就不愁嫁了。”

清大啊。

那他们家可能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至于挑剔她没父亲的人,那些人屁都不敢放一声了。

这话一说。

刘寡妇忍不住叹气,“你又没这个学习的命,说到底,如果你三弟和小妹能好好读书,考个清大什么的,将来也能为你撑腰。”

只是,等老三和老四念书出来,那都是十年后的事情了。

大姑娘哪里等得起呢?

刘芳不说话了,她把自己卷到被子里面,“这我哪里等得起,要是我家像是顾家那般有钱也行。”

家里有钱了,择偶的范围也就广了。

这——

刘寡妇打她,“你就知足吧你,生来就在首都,咱们家在怎么差,起码在东城有个房子,你是不知道顾宁那同学,人从大山里面考出来的,日子过的苦巴巴的,清大的学生刚跟我一样在顾家帮佣。”

“你说,你能拉下这个脸,放下这个面子?”

“我不行。”

她要是考上清大了,那还不得端着啊。

让她去干帮佣的活,那她不干。

丢死个人了。

“你看,也就是你命好,投胎在我们家,又在北京落了脚,不像是顾宁那些同学们苦哈哈的,不过,我瞧着她们苦哈哈,也就只是一时的,毕竟,清大的学生,往后毕业了,人日子也不差。”

说到这。

刘芳突然灵机一动,“妈,你说我找不到门当户对的,高嫁不了,找个能力强的怎么样?”

刘寡妇不明白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下一秒,便听到对方说了。

“你不是在顾家帮佣吗?人顾宁是清大的学生,那她同学肯定都是清大的吧?”

“您这样,看看有没有男同学上门的,您这样,挑个合适的,最好不是本地人的,家里条件又读书艰难的,吃不起饭的,买不起首都房子的。”

“物色个合适的,来我们家呗,咱们家有房,也有人,让他当个上门女婿。”

“您想啊,清大的学生给您当上门女婿,多有面子啊。”

这话一说。

刘寡妇差点没被气笑,“你没发烧吧?你咋不说,你癞-蛤-蟆想天鹅肉呢?”

最新小说: 动力之王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我的重启人生 官道:摊牌了,校花老婆是大佬! 非常规编剧 英灵祭:全面战争 都市修真,我靠功德成大罗 直播算命,算的太准客户抑郁了 重生之后系统让我考大学 乱说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