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知青岁月(1 / 1)

就还有这最后几个月的准备时间,宋宁越发严苛,留的习题也越来越多。

这次,沈母也来保驾护航,看到一个偷懒,就直接大巴掌糊上去。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题和书哪有那么好找,现在知青点里好多知青都买不到,着急的团团转,这些小子就是不惜福。

沈母也干脆豁出去了,这最后的一个月,家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别那么玩命的出去干活了。

就是到点上工,到点下工,也不追求什么满公分了,他们那点子精力,还是留着给学习比较好。于是,沈家兄弟的临考前这一个月可谓是水深火热。

日子过的累,但是过的也是很快的。

高考就在这一天一天的煎熬中到来了。

高考的当天,沈母起了个大早,打算给这些孩子们做上一顿大餐,把家里面少见的大白面拿出来了,早上起来做手擀面,再一人给卧一个鸡蛋,切两片年底的时候做的腊肠。

至于中午饭,沈母就让他们都带了饭盒,里面装着红烧肉还有米饭,这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来着。

可见为了高考沈母是下了血本啊,都舍得这么给细粮和肉了。

沈母想的可明白了,现在让孩子们吃好喝好都是小钱,将来他们上了大学以后,就都是一个个的有文化的人,就不用和他们一样,在土里刨食吃了,就能到城里面领粮食了。

这个,可是他们一辈子生活在村里的老太太最羡慕的事情了。

孩子以后就能摇身成城里人了,他们老两口即使在乡下一直待下去,吃咸菜就着棒子饽饽也乐意啊。

几个小的拿着这充满母爱的饭盒不知所措,沈小四特别想问一句,要是他没考好,这饭盒里的东西不会还要让他还回来吧。

吃过饭,宋宁认认真真的给几个小叔子还有自家的老公检查了包里的东西,最后才把自己的检查了一遍。

这个时候,谨慎为上,尽量都是一次性考过。

很显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到了考场沈家几个兄弟一拿到试卷就乐了。

这上的题,可是比嫂子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题目简单多了,虽然不能保证全都答对,答对个七八成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哥几个也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这考场上年龄最大的可以达到三四十岁,年纪小的就十二三岁,年龄跨度大,万一人家比他们学识渊博,对的还多,他们不就白搭了吗。

谨慎仔细的作答,经过了这次考试,他们几个都觉得自己要褪一层皮下来,整个脑力劳动,实在是太累了,回家以后,倒头就睡。

没睡太久就被自家的亲娘叫起来帮忙了,劈柴,挑水,因为他们考试,家里的活这些天有好多都没有干,需要帮忙。

宋宁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这几兄弟实在是太弱了,连这点事情都顶不下来,实在是白瞎了吃进去的好东西还有他们长得那身肉了。

既然高考都结束了,那么这几兄弟在家里面的轻松待遇也就灰飞烟灭了。

沈母看着他们考完试以后没事干,就把他们都赶去干活了。

在家里面被压着学习了这么久,几兄弟表示,他们热爱干活,还是在地里面干活好,不用动脑子,动脑子实在是太累了。

至于宋宁,她现在就是在家里面教沈峥还有沈珠。

城里面的教学质量好点,怕他们到时候跟不上,还是在现在就准备起来吧。

没想到兄妹两个格外聪慧,到了城里面,成绩远超其他学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宋宁还是觉得多学点,一点都不吃亏。

兄弟几个下地去干活也就是边玩边干,沈渊已经过了喜欢玩的年龄了,干活也不好好干,成天就想着回家来看媳妇,看儿子姑娘。

宋宁还私底下偷偷问沈渊觉得考得怎么样,宋宁是希望他们夫妻两个可以考上同一所大学,那样的话干什么都方便。

沈渊一向是媳妇的应声虫,但是对这个考试,他是真心的没有啥把握,不敢夸下海口,说出各种承诺什么的。

宋宁对于他的这种德行心里也是比较清楚地,就没和他多计较。

录取通知书一个一个得下来,每接到一个,沈母都会笑的合不拢嘴,美中不足的是沈小四因为种种的原因,比如不喜欢学,没好好考,没有上大学的线,只能上一个大专。

不过在这个年代,大专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沈父就是大队长,消息灵通,上公社开会听说了大学生上学不用家里给花钱,每个月都有粮票和津贴。

再回家知道自己家的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么多孩子没有白养,个个都挺争气的。

他们考上大学了,他们两口子也不用为孩子以后操心了。

本来以为高考就是结束的几兄弟,听闻自己要去学习更高级的知识,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立刻觉得生不可恋。

自家嫂子讲的就够难的了,还要再复杂,就不怕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淹死。

上了大学以后要动脑子的地方肯定更多了,问题就在于,这兄弟几个不喜欢脑力劳动啊!

几个孩子为了谋求更好的未来报的都是京市的大学,因为宋宁经常在家里说,首都的教学质量是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当爹妈的也愿意让孩子去远处看看,再说了,京市也不远,就是他们的邻省,回来也比较方便。

只有小四留在了家里面的县城上大专。

小四是这么说的:“哥,嫂子,我这个分,上京市上学也是勉强,还不如好好的在县城里面,还能多回家来两趟,咱们都走了,就剩下爹娘,我不放心。”

感动的宋宁还有沈母都是泪眼朦胧的,直说这孩子真孝顺。

结果宋宁听见他和小三聊天,简直是一头黑线,因为感动流的眼泪就当是喂了狗吧。

沈小四是这样说的:“哥,我和你说,我特意问了杨桃姐了,我们俩的分差不多,我是跟着杨桃姐一起报的学校,要是可以的话,我想和她学同一个专业,我可喜欢她了,你说我要是让她当我媳妇,她会乐意吗?”

杨桃和沈小四差了整整十岁啊,也不知道小四是哪里来的自信,觉得杨桃会喜欢他,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不过也没准儿,小四脾气好,性子活,杨桃性子柔,没准儿真能成。

这都是没准儿的事,就看沈母能不能答应了。

这孩子,装腔作势的厉害,感情就是为了爱情,抛弃了他的几个哥哥了。

沈家出了一家子的大学生,这件事震惊了村里的一票人,要知道,知青点还有好几个男知青没有考上大学呢。

沈母真的是激动地脸都红了,执着的要办大棚席,让村里人都跟着喜庆喜庆打算考大学的,也都去吃了,就是为了沾沾大学生的福气,争取下次也能考上。

宋宁抱着孩子走的那天,沈母实在是舍不得,无他,孩子太小,舍不下。

宋宁给这些皮猴子补课的这几个月,这俩孩子都是沈母带着的,感情深,舍不得。

最后泪眼汪汪的送走了几个孩子,就剩下在身边的沈小四。不得不说,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有个孩子在爹娘身边的重要性了。

大学的生活和宋宁想的差不多,她可是经历过那么多世界的人,这个大学的环境在她看来也就是一般般,但是在沈渊和几兄弟看来,那可是条件比家里都好啊。

顺便说一下,宋宁考上了京市最好的京大,沈渊跟着老婆一起上。

沈小二考的是航空航天大学,小三考的是外国语大学。

虽然是不同的大学,但离得都很近,周末几个小叔叔还经常一起搭伴来看自己的小侄子小侄女。

宋宁学的是电子通讯,她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个专业会非常重要,对她以后执行任务没准儿会起到作用。

沈渊学的是商学院里面的国际贸易。他考的分低,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能给啥上啥,调不了。

为了自己的老婆,沈渊认为,这是值得的。

不过阴差阳错的,这个也很吃香的,宋宁可是知道,很快就要对外开放了,他学的这个很有优势。

学好了将来肯定饿不着。

改革开放,这个专业能够帮助沈渊在商场上越走越远,如果他有这个打算的话。

宋宁和沈渊上学还是带着两个孩子的,所以沈渊在学校外面租了一个小房子,价格不算昂贵,用一个人津贴就可以生活的很好了。

不是没想过寄钱回去,但是每次寄过去又会被寄回来,宋宁和沈渊索性就不折腾了,直接攒下来了。

宋宁长得好看,肤白貌美,看上去也不像生了孩子的人,她和沈渊带着孩子到外面去住,也没有人看见过两个孩子,再加上商学院和宋宁的学院离的比较远,两个人也不是经常性的在学校里见面。

因此,大家都以为宋宁说的已婚是个幌子,在学校里面,宋宁的追求者很多,知道沈渊为了证明自己正宫的地位,不得已在校园里和自己家老婆秀恩爱,这种追求之风才彻底遏制下去。

最新小说: 离婚后,我要做渣男 文豪1978 妖孽仙帝在都市 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 神诡降临前,我将国家打造成禁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从直播开始成为神级设计师 月光之恋 逃出生天后的折返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