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一梦到五零 > 119、第119章

119、第119章(1 / 1)

柳东睿下班后,林谷雨就把柳光耀来过的事儿告诉了他。

“这下你总可以放心了吧,大队长这句话就是保证不会说出去,咱们行事又一向低调,有谁会天天盯着别人家过日子啊。”

况且,那三麻袋东西对与三四口的小家可能还能吃上一段时间,生产队那么多张嘴,只能算杯水车薪,根本撑不了多久。

她原本想把其中一袋子里装上麦子的,去年播种的时候她偷偷藏起来的种子粮,不就是为现在这样饥荒挨饿的时候准备的嘛?

可是柳东睿没同意,他觉得麦子太过显眼,根本解释不通,还说别小瞧了社员们,读书少并不代表思维不敏锐,村里聪明的人不少。

柳东睿又嘱咐了她一回:“麦子的事儿先被着急,得找一个好时机才能拿出来。”

林谷雨就无奈的叹了气,她当然也不能置家人和自己的安危不顾,像个圣母一样就灾民于水火之中,只能这么无声无息的。

去年这个时候,地里和路边的野菜已经长的一层一层的全都是,社员们家里就算粮食不够吃,可是多添补点野菜,无论是捏野菜窝窝头、蒸野菜,还是野菜汤,总算是能熬着过去。

今年是真的难熬,现在已经四月下旬了,田地里扒拉一天,都找不到半盆荠菜,过热水烫一遍,一把就能抓完,其他的野菜像蒲公英、马兰头、辣菜等也都少的可怜。

社员们一个个儿都饿的面黄肌瘦,皮紧贴着骨头,她家总不能还面色红润吧?于是家里小灶的质量也顺势降了下来,除了和和每天早上有一碗蒸鸡蛋,大灿和二灿每天晚上只能分吃一个烤红薯。

再多的林谷雨是不敢往外拿了,大灿和二灿现在的年纪都不小了,七八岁的孩子已经不是甚事不知的年纪,平常跟自己的小朋友玩耍,有时会说到自己家吃了啥,红薯是最安全不过的东西了。

好在还有柳东睿这个吃公家饭的。

农技站没有单独的食堂,柳东睿他们平常是在公社大食堂吃饭的,那边全是公社里的领导干部,伙食条件的确比生产队的食堂好上不少。

去年在那边吃饭不定量,也就是说能随便吃,今年开了春物质紧张了点,每个人就给定了量,月初的时候会发30天的小粮票,每天凭票打饭。

像柳东睿这样的,每天核定的是两斤的小粮票,每个月还能吃上一两次肉菜,现在青菜哪儿都不好买到,公社大食堂每天豆腐白菜萝卜确实不缺的。

柳东睿现在每天中午都会打了饭骑着车回家吃,哪怕寒风凛冽也照回不误,晚上如果如果菜不错,他也会打回来,回家热一热一家人一起吃,全当是宵夜了。

这天晚上,和和睁着黑葡萄般的大眼睛躺在炕上,她已经9个月大了,在炕上爬的飞快,还能自己扶着墙站立很久,林谷雨刚扶着她走了几分钟,可能是有点累了,一声不吭的躺在那,其它四个人围在炕桌上吃着柳东睿带回来的冻豆腐和玉米面饼子。

玉米面饼子是发面的,蓬松选软,有点像发糕,大灿咬了一小口,说:“还是玉米面好吃,真甜。”

又夹了一块炖豆腐,感叹道:“炖豆腐可真好吃,以后我也要去公社上班,天天去公社食堂吃饭。”

二灿低头只顾着吃,小嘴只“嗯嗯”两声。

林谷雨就笑,“那你可得好好学习了,你爹可是技术型人才特招进去的,普通人想进公社可难了。”

大灿就问什么是技术型人才,林谷雨就简单跟他介绍了一下:“就是有一技之长啊,像你爹会开拖拉机也会修拖拉机,别的人都不会,很优秀的。”

大灿拍拍自己的胸脯,说:“娘,你就放心吧,我肯定行,我爹跟我讲过拖拉机还有汽车,还说大城市里有啥公交车,我长大后就学这个,肯定能学好。”

林谷雨哈哈笑,给他夹了一块豆腐:“行,等你长大了考大学,以后咱们也去公社食堂吃饭。”

大灿二灿胃口小,下午又刚吃了一顿,吃到一半就下了桌,柳东睿刚才没怎么动筷子,等孩子们都下去了,他这才开始大口大口的吃,林谷雨给倒了一杯热水,就坐在旁边陪他吃。

国产电子管收音机发出一阵“滋啦滋啦”的电流声响起,随后一口抑扬顿挫的播音腔响了起来,或许是为了少犯错,联句少,停顿多,普通话也没那么准确,跟后世那种标准的播音腔差别很大,不过听得多了,林谷雨已经很习惯了。

就听见那里面传出来:“中央已经接收到地方上的春荒缺粮报告,主席同志看了之后心情十分沉重·······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调拨救济粮,帮助主产粮区的群众度过春荒·······务必要妥善安排······闲时少吃,忙时多吃,平时省着吃······”

林谷雨愣了一下,实在没想到中央已经知道了灾荒,并且还成了救灾委员会,困难不是才开始吗?

难道这个平行时空还有别的同类来了,使用金手指把三年灾荒给蝴蝶掉了?

那样可太好了,虽然咱没人家本事大,但有人能拯救全国人民,避免经历那困苦的三年,真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哪怕这几年的准备白做了,她也觉得没什么,特别的高兴。

柳东睿扭头盯着收音机看了一会儿,却没她那么乐观,他们两个人对具体的历史细节不是完全能记得住的,了解最清楚的是课本上着重划出来的重点,那些细枝末叶的事情根本不清楚,更何况,这个年代并不是完全照着历史的车轮走的。

“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你也知道这个年代一会儿这个人倒台了,一会儿那个人被赶下牛棚了,政策不说瞬息万变,但到底能不能执行,能执行成什么样子都说不准,我觉得咱们还不能放心的那么早。”

被他这么一提醒,文科生林谷雨终于想起来了,历史上这段时间还真是经历了不少的波折,ls会议就是最出名的一次,也是转折点,中央领导职位都变动了很多。

不过,那些人离他们呢太远,她就算想要救人家,也是有心无力,她最喜欢并且擅长的就是利用当下的机会,古人说时势造英雄,英雄频出的年代多半都是乱世,机遇比现在还差,利用好了机会,照样能做出很多事情出来。

拖拉机就是成功的前例。

林谷雨就说:“你赶紧去找大队长,跟他说说这个消息,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开,别的生产队还不知道这回儿事,让他赶紧跟公社申请救济粮。”

当下,收音机里播放的消息都是最新的,传播的速度也最快。报社虽然覆盖的人群较多,但速度要相对慢一点,前一天肯定已经定好了第二天的内容,也就是说就算报社今天晚上接到了消息,那也得等后天早上才能印出来,到老百姓手里怎么也得后天中午了。

柳东睿有些迟疑,问:“你觉得这回救济粮能申请下来?”

林谷雨特别光棍的说:“能不能申请下来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万一是真的不就跟赚了一样嘛。”

柳东睿就赶紧去找了柳光耀,跟他说了中央救灾的这一回儿事。当然,他跟林谷雨猜测会有波折一点都没有提。

柳光耀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问他:“大林子,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吗?收音机里真的说中央注意到咱们这边的灾情了?还要给咱们派救济粮来?这是真的吗?”

柳东睿说是,“据说主席同志前段时间坐火车经过咱们这,看见了那场雪灾,找当地的同志了解了情况,才下的决定。”

柳光耀右手紧握成拳,特别的激动,嘴里喃喃说道:“主席同志还是英明的,我就说他不会看着咱们老百姓受苦的,就算被人欺骗犯了点错······”

第二天一大早,柳光耀就志气高昂的去了公社,申请救济粮去了,王明德才刚看完上面发来的电报,还真没想到柳光耀比他知道的消息还要早,倒是很痛快的把柳河大队写在了救灾名单手册的第一行上。

林谷雨预测的还真没错,当天早上送到大队的报纸没有关于灾荒和救济粮一点消息,直到第二天,她才在报纸上看见了相关的报道。

之后国家要发救济粮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的传遍了千家万户,社员们翘首以盼,等待着救济粮的到来。

这个说:“等领了救济粮,咱们也得蒸一顿白面馍馍吃,好好的去去嘴里的红薯味儿。”

那个说:“俺打算包一顿肉馅饺子,过年的时候都没能吃上,给俺馋的哟·······”

赵小果就笑了:“你们想的都怪没,救济粮肯定是分到食堂,食堂做啥你们吃啥,还想挑食儿呢?可算了吧。”

大家一愣,还真是这样,现在不让社员们自己做饭,救济粮肯定不会分到自己手里,但这也没关系啊,只要有救济粮就行。

大家伙就开始围着赵小果絮叨:“婶子,您虽然不是俺们亲婶子,可在俺们心里比亲的还要亲,等救济粮来了,您就给俺们做顿饺子吧,啊?中不中啊?”

要吃馍馍那人妥协了,好吃不如饺子,也开了口:“婶子,俺不要求吃馍馍了,能吃一顿饺子就成,您看咱们都这么可怜了,求一顿饺子不算过分吧······”

“·······”

社员们对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救济粮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象,光是饼子和面条的吃法就在脑海中幻想出了几十种,然而等待的时间最是漫长,令人无比的煎熬。

地里野菜长得少,相应的,今年麦田里的草也少了很多,社员们相对的就比较清闲,柳文明也不是那种没事就非要社员们下地摆样子的人,干脆给大家放了假。

李开路看着一队咋安排工作他也就怎么安排。

三队就更别提了,去年秋天那么一番折腾,收获的粮食最少,社员们的口粮当然也是最少的,现在至少有一半的社员饿的躺在炕上起不了身,另一半能起来的,要么是到处挖野菜,要么去亲戚家借粮食去了,虽说没有人跑出去逃荒,但也差不多了。

整个柳河大队的社员们这一段时间精神就格外的亢奋,住在存后头的社员,一天要来大桥上好几回,就为了来看看救济粮来没来。

相对而言,林谷雨就比较淡定了。

院子里撒下的菜种子已经冲破土壤冒出了尖,但离能吃还远得很,林谷雨趁中午和和睡觉的时候去周围的地里找野菜,野菜数量少但找的人很多,她每天的收获都很少,有时候能掐一把,有时候啥都找不到。

稍微大一点的野菜,不论好不好吃,都被人掐了去,有的人特过分,甚至把野菜根都给拔了。

她觉得,在救济粮来之前,地里的野菜是肯定长不大了,不过,她倒是无所谓,没有去更远的地方,只在家前面的河坡上还有麦地里转悠,别人是为了填饱肚子,她更多的是为了来找菜吃,补充维生素,当然,也是为了做个样子。

林谷雨捐赠的那几袋子东西吃完后,柳光耀让柳文明把小土窖里剩下的红薯全都搬了出来。

“吃吧,再坚持一段时间,等救济粮下来,咱们就不用再吃红薯了。”

柳光耀想着,国家给的救济粮估计不会很多,但应该能够吃个十天半个月,那样就够了,差不多能坚持到收麦子,收了麦子,不管咋样,先让啃了半年红薯的社员们吃一顿饱饭。

柳文明肚子饿的呱呱叫,也想着救济粮估计很快就来,就让赵小果烀了一锅红薯,一个社员分了一个,小孩子给个小的,大人给个拳头般大的。

这就把二队和三队的人给羡慕坏了,

吴二有看见一队的人竟然还有红薯能烀着吃,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三队现在别说烀红薯了,一大锅红薯茶里能剁进去两个巴掌大的红薯就算不错的了,都说喝红薯茶,一队二队的茶少红薯多,他们三队那是满碗都是茶,一碗里能有五六块指甲盖大小的红薯就算是运气好了。

他实在饿的受不住,一队开饭的时候,就死皮赖脸的跟着柳光耀,说是要跟大队长商量点事儿,等柳光耀开吃了,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他手里的红薯看,柳光耀终于被他看的吃不下去,给他掰了小半个,吴二有两三下就给吞了下去。

吃人的嘴短,三队的社员求他问一队借点粮食,他哪有那脸,当初柳光耀不让他折腾那些玉米苗,他没听,现在饿肚子也是自找的,再说,他也瞧出来了,一队也没啥东西可吃了。

“想借你们自己借去,我可没那个脸。”

还真有三队的社员在一队开饭的时候趴在院门口,眼巴巴的盯着一队社员手里的红薯看,或者直接问熟悉的一队社员借红薯吃,一队的社员们又不傻,干脆就在食堂里吃了,根本不让手里的红薯出食堂的院门。

林谷雨突然就想起了吴长生和吴富民父子。

社员们饿的直不起腰,身上没有力气,砖瓦厂根本开不了工,有小半年都没见过他俩了,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日子过的怎么样了?

柳东睿下班后,她就说想去吴长生家里看看,“以前他们家就吃不饱,现在估计更难了,我想去看看,别饿出人命了。”

柳东睿拍了拍头,显然也是忘记了这一茬,晚上吃完饭,两个人趁天黑,从半截地里绕了一圈,去了吴金喜家。

***

三队吴富民家

“哥,这么晚了你咋还不睡?”吴富民的妹妹吴小妹问。

吴富民一个大个子,窝在一个小板凳上,蜷缩着身子,看见自己的小妹,无力的笑了笑,说:“哥白天睡多了,现在还不困,你呢,咋也还没睡?”

吴小妹“蹬蹬蹬”跑回了屋子,不一会儿又“蹬蹬蹬”跑了出来,就院子里这么点距离,她却累的气喘吁吁。

她伸出一只手,“哥,给你吃!我知道你是饿的受不住了,吃完就能睡着了。”

吴富民扭头一看,妹妹手心里放了一只手指大小的红薯,不知道是从哪里捡来的,还不够他一口吃的。

看着妹妹纤细的胳膊,吴富民紧紧闭了闭眼睛,妹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身子却瘦的像个竹竿,去年上半年养出来的一点肉,下半年又消失不见了,看上去跟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似的。

他把妹妹的手推了回去,“小妹,哥哥真的不饿,你留着吃吧,等一会儿我困了就回去睡了。”

谁知话音才落,“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吴富民尴尬的愣住了,吴小妹则瞬间红了眼眶,好在天黑,她家没点煤油灯,哥哥看不到。

吴小妹又把手里的红薯往哥哥面前推了推,声音小小的,哭腔却怎么遮也没遮住,“我知道哥哥你两天都没有吃东西了,你把自己的口粮都给咱爹娘了,回来就说你在食堂已经吃过了,吃的特别饱,但其实你根本就没吃任何东西,我都瞧见你老往肚子里灌水了。”

吴富民尴尬的笑了笑,食堂里那点口粮,全是稀汤,爹和娘年纪大了,只吃那么点东西根本扛不住,他除了把自己的口粮让出去,还能怎么样?反正他年轻,饿上几天应该没问题,却不能让爹和娘出事儿。

他刚才还在想,听说别的生产队有跑到隔壁县和邻省要饭的,要不,明天他也出去看看?但又听说出去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也不知道他这么大的小伙子出去要饭会不会有人给他?但怎么着也不能让爹娘和妹妹出去要饭,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要到东西,说不定爹娘妹妹在家里能先等到救济粮呢,如果真的要饿死那就饿死他一个人得了。

吴富民最后还是接了吴小妹那个小小的红薯,不过他没打算吃,明天早上走之前,他打算偷偷放回妹妹床头。

篱笆土墙不隔音,林谷雨和柳东睿在外面把兄妹两个人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

林谷雨仰着头吸了吸鼻子,擦了擦眼眶里的眼泪,喉咙里却始终哽的难受,柳东睿静静的搂着她的半边肩膀。

林谷雨踮起脚趴在他耳边低声说:“我想,给他家一点粮食,给麦子,好不好?要不,真的要出人命了。”

刚才,隔着篱笆墙,她看了一下,半年不见,吴富民瘦的只剩个骨架子了,吴小妹也没比他好多少。

柳东睿这回没在反对,只说:“再多给点小米吧,容易克划一点,其它怕是不好消化。”

林谷雨就从空间里拿出来十斤小米、十斤麦子,想了想又拿出来五十斤红薯,大概能够他们熬到麦收时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家里的干货突然生了很多硬壳的小虫子,还会飞,今天才发现,灭了好几百只,累死了。

还有一更,一点左右,不要等。

明天去看病,我会尽量早。

最新小说: 文豪1978 妖孽仙帝在都市 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 神诡降临前,我将国家打造成禁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从直播开始成为神级设计师 月光之恋 逃出生天后的折返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 为了小三,老板让我勾引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