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一梦到五零 > 31、第31章 二合一章(1)

31、第31章 二合一章(1)(1 / 1)

日子刚进了腊月,村里面就出了一件大事。

镇上派来了几个人到村里,组成了驻村工作组。工作组通知,凡是柳河村的人,无论年纪大小,无论男女,今儿晚上都要去村公所开会。

这会儿刚刚傍晚,夕阳西下,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冒着白色的炊烟,走在巷子里,就能听见有的妇女操着大嗓门在那喊:“一会儿家里的所有人都要去村公所开会,吃饭的时候快一点,别磨蹭,听见了没有?”

“娘,那你咋过来喝汤呢,万一一会儿晚了,工作组的人该说你了。”

妇女手里的刷子不停的在铁锅里挥动,锅里的水也没搅的哗哗作响,“你自己赶紧吃,吃完带着弟弟妹妹想走,我先把锅刷了,用这泔水喂喂猪。”

院子里立马响起来呼呼呼的喝稀饭的声音。

吃完晚饭,大的孩子牵着小的孩子跑在前面,大人们有的来不及吃饭,拿着个窝窝头边走边啃,路上的人人心惶惶,议论纷纷。

“今儿开会干啥呀?你知不知道。”

“这俺哪能知道呢。上次让村里所有人都去开会,还是那会儿搞土改呢,这几年可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谁知道这又是准备干啥呢?不会是想把分给咱们的地再给收上去吧?”

说的人没注意,听的人却都吓了一跳,议论的声音更大了,一路闹哄哄的。

“不能吧,当年土改的时候,农会可说了,分给谁家的田地就是谁家的了,咋还能收回呢?”

“你可别瞎说,往政府都上抹黑。”

“俺咋就瞎说了,哪一点瞎说了,当初咱这村子不都是老地主余家的,原本咱们也没有啥地,这农会给咱们分了地是好事,那人家想再收上去,那···那咋就不可能了呢?”

“行了,行了,都在这嚷嚷啥呢,这会儿还没开呢,恁几个就开始吵吵上了,都是闲得慌!俺看你们也别在这磨磨叽叽了,赶紧走,早到地方早开会,开完会别耽误俺回家睡觉。”

有人打趣:“哟,这又不春耕,又不薅草的,你昨晚上干啥了,这么的困?偷人家牛去了?”

“夜里不睡觉能干啥好事,准是出去偷了呗。”

“你看见了啊,你知道他偷啥了?”

“嘿,那俺可不知道,不过啊······不是偷牛,那准是偷别的去了!”

“快说说,不是偷牛,那是偷啥了?”

“嘿,你丫傻吧,肯定偷人去了呗!”

“哦哦哦!哈哈哈,哥,听见了没?这可不是俺说你的啊!哎哟~”

“艹,你们才偷牛偷人去了!老子就是犯瞌睡,回自己家睡觉又不犯法,你们这几个兔崽子可别往老子头上抹臭的,让俺媳妇儿听见,又得闹一场子!”

“那怕啥呀,两口子床头打床尾和,这都不叫事哈哈,说不得越打抱的越紧呢。”

“哈哈,那哥你可得悠着点,小心折腾的狠了,嫂子把你一脚踹床底下去吃灰。”

“哎,你个臭小子,你说啥呢?嘴上没个把门的,我让你长个嘴光放屁,你他妈谁的玩笑都敢开,看我不扔死你个孬孙,艹,有本事你别跑·······”

“哎哟!这谁的鞋,咋忘我头上扔,不要了是吧·······”

“嘿嘿,对不住,对不住,是俺的鞋,俺刚才扔人来疯那小子呢,没看到你,真对不住·········”

这么玩玩闹闹,不一会儿也就到了村公所。

村公所之前是余地主家的祖宅,是个三进带跨院的大院子。

余地主平时住在县城,解放的时候余地主带着大太太和几个成了年的儿子跑到了对岸,后来有人说他们跑去了岛上,有人说被逮着了,众说纷纭,反正最后也没见那家的人回来。

其它几个姨奶奶都跑了,余家的祖宅里就一个小脚姨奶奶带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儿和一个三四岁的女孩儿住着,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地也不种,在村里跟个隐形人似的。

土改的时候,余家的院子被征用,姨奶奶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里村子最远的小偏院里住着,另开了一道小门,平时不在主院里走动。

原来那个大院子就被当成了村公所,平时开会儿啥的都在这个院子里。

工作组的几个人在村公所里用两张桌子搭了个主席台,院子里放了几条长凳。

看见村里人来的差不多了,镇上工作组来的人拿着一个大喇叭在那吆喝:“各位社员通同志们,先来的自己找个地儿坐下吧,今天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今天这歌会得一会开,先坐下等吧。”

等村里的人到齐之后,工作组的人才说:“今儿个呢,把大家交到这里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跟大家宣布,大家都安静一下,好好听着。张秘书,你来把那篇日报上的文章给大家伙大声的读一遍。”

后面的人群中走出一位穿着浅蓝色的中山装,带着一副圆眼睛,梳着大背头,看起来不过三十来岁年纪的中年人。

他拿着一份报纸,踩到放在中间的高椅上稳稳站好,抬头看了一下下面的群众,扶了一下自己的眼镜,字正腔圆地开始大声地念:“根据主席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的报告,中央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相关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根据几年以来的经验,对农业合作化的发展作出了全面的规划,分别不同地区的条件,规定了合作化发展的速度,·····················,要求比较先进的地区在1957年春季以前,全国大多数地方在1958年以前,入社农户达到当地总农户的70%到80%。”

把这段念完,张秘书又伸手扶了下鼻梁上的眼睛,就蹬蹬蹬地下去了。

原来那个穿着半旧的藏蓝色中山装的中年男人又站出来,拿起喇叭说:“各位社员通知们,中央都表态了,今年10月份,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重点地试办高级社,为几年以后的并社升级工作创造条件。

咱们大家从几年前的合作组到现在的初级社,不用我说,也尝到了合作化的甜头,比自己家闷头单独干强的多,能够大大提高咱们社员通知的生产力,中央政府看到了这些好处,所以才鼓励咱们加快合作化的速度,努力再从初级社升到高级社,要是不升级就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啊。”

他拿起桌子上的陶瓷杯,呼呼地喝了几口,拿起一个本子盯着上面的字又开始说:“根据《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高级农业社实行主要生产资料完全集体所有制,社员的土地必须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取消土地报酬,耕畜和大型农具作价入社。”

“大家都听明白了吧,咱们这个地区呢,农业合作化搞得不错,从今天开始,咱们这里就要试点举办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了,根据中央的规定,从明天起,所有的社员同志,把家里的牲畜和大型的农具都交到这里来,大型农具作价入社啊。大家都听明白了吧,有什么想说的没有?要是没有就可以回自己家了。”

这句话一说出,像是在人群中泼了一盆沸水,整个院子顿时热闹哄哄,却没有一个人往外走。

有的年纪大的人,耳朵不好使,没听清楚,就问身边的年轻人,“新建啊,刚才台子上说啥呢,咋这么大动静呢?”

“哎呀,太爷爷,台子上那个穿四个口袋的,说要把咱家的牛和咱家的地都给收走呢!”

那老爷子一听急了,一下站了起来,他虽然耳朵不好使,但身体硬朗,今年还能下地干活呢,这要是把他家的牛和地都收走,那这么一家子靠啥活着,还不都得饿死?那可不行!他得去前面说道说道。

老爷子从地上捡了根树枝当拐杖,穿过人群往前面台子上走,村子里的人都纷纷给他让道。

有一个大娘扯着她男人的耳朵说:“看见了吧,不用你上,这位老爷子能会愿意把地跟牲畜交上去?且有的说呢。”

她男人不服气,“老爷子说是他的意思,俺们咋就不能说了,这可是大事,俺就该出头。”

大爷一辈子是个妻管严,没敢跟自己婆娘说过狠话,这次却恼了,非得上台上去跟当官的仔细问问。

大娘一辈子怕当官的,不高兴地说:“你以为自己是谁啊,你上去说,那些当官的听你的么?小心你被逮起来!给我老实坐在这,你要是被逮进去,我就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去!”

大爷心里嘀咕,两个人在一块儿过了几十年了,眼下孙子都有了,还来说这个,不怕人笑话!可不管咋说,这句话的确很有威力,大爷爷没有再坚持要上前去。

不管身后的人群是怎么说的,新建扶着他太爷爷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台子前面的空地上。

老爷子嗓门大,上来就问:“小同志,刚才俺听工作组的同志说,要俺把自己家的牛和自家的地都交上去,有没有这个事?”

那位穿藏蓝色四个口袋的中年男人起身微笑着说:“大爷,根据中央的规定,是这么个意思,咱们社员用田地和牲畜作价,可以参加到咱们高级合作社里头,大爷您也不用担心,既然是入了股,那到了年底,合作社有分红给您的。”

老爷子一听反而更急了,一只手颤颤悠悠地指着他问:“这是要干啥啊?这地才分给俺们几年,咳咳,咋就又要上收了?还把俺们的牛都要收上去,哎!这搁哪说也说不过去啊,牛是俺自己掏钱买的,又不是农会分给俺们的。”

底下的人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也纷纷大声喊:“对啊,牲畜是俺们自己个儿的,为啥非得让俺们交上去。”

“俺们不交,也不愿意参加劳什子高级社,现在这样种地俺们就觉得挺好的,大家伙说说是不是!”

一堆人赞成地附和。

“说的对的很!”

“就是,现在就不赖,俺们不想折腾啥高级社,俺们就要俺们的牲畜。”

老大爷:“俺们指着这几亩地吃饭呢,把田地和牲畜都交上去,那俺们还是啥农民啊,俺们不种地靠啥吃饭呀?中央性别女看着俺们老百姓都饿死吧?”

“对啊,没有地,俺们干啥?俺们又不是工人,每月都发工资。”

“是啊,咱们农民咋能没有地,以前还是赁地主家的地,那也是要种地的,不种地哪来的粮食呀?”

“可不是么?·········”

那四个口袋的男人一看底下群众议论纷纷,越说声音越大,跟□□自己似的,忙拿起喇叭说:“各位乡亲,中央并不是说不让大家伙种地,中央的意思是以后咱们一块种地,就跟苏联那边一样,不是一家一户的,而是一大伙人种一大片地,那边叫集体农庄,到时候还是一样的收麦子,等到年底了,合作社给大家分钱分粮食。”

下面又有人不懂了,“既然还是要种麦子,那干啥非得弄到一起去种,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么?俺们自己种了地,自己收粮食多好,干啥还用合作舍给俺们分,麻烦!”

“是啊,弄到一起种,还要把俺们自己的牲畜都收上去,俺们不是亏了么?”

那位四个口袋:“我知道大家伙现在对这个高级社有疑问,都冷静一下,听我说:主席说了,高级社比自己单干和互助组都能增加粮食产量,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苏联那边已经搞了很多年了,现在人家都已经使上了啥大机器,不用人下地了,听说连麦子都能用机器来收,地也是机器来犁,那玩意儿比牛犁地可好使多了,一天能犁几百亩。”

下面的人一听,不再吵吵了,纷纷一脸好奇地问:“恁说的可是真哩?那高级社就那么好?”

“俺哩个乖乖,不用人种地,不用牛犁地,那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有粮食吃?”

“哈哈,主席都说了,可不就是真哩嘛。主席还能说假话?”

“嘿嘿,那要是这样,俺愿意加入这高级社,俺就等着在家里吃粮食呢。”

“还有俺!还有俺!俺也加入。”

“俺也加入·······”

那位四个口袋的同志看着纷纷据说要加入的人群笑了,“明天上午,大家把自己家的牲畜都牵到这儿来,咱们一头一头的估价,争取让大家都早日的加入到高级社里来。”

随后的几天,高级社在村里面搞得如火如荼。

林谷雨家为了省粮食,今年连猪都没养,只在院子里养了几十只鸡鸭。

有人问起,她就说:“俺家也没啥牲畜能交的,就那么几亩地,上面让交俺就交,不让交俺继续种着。”

可不是这个道理嘛!

她和柳东睿从后世来,后世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呆在村里面种地的,外面有大好的天地、很多的机会,怎么都比在家里种地强。林谷雨虽说长在村里,可她就没怎么干过农活,柳东睿更不用说了,锄头之类的农具还是第一次见,因而他俩对田地没有那么强的执念,只要饿不着肚子,交不交都行。

高级社在柳河村进行的很顺利,但也坚决不加入高级社的人也不是没有,全喜娘就是其中最坚持不加入的人。

全喜的爹和哥哥十几年前饿死了,家里就剩下孤儿寡母,全喜娘把小儿子拉扯长大,没少吃苦受罪。

前些年,好些个人劝她再走一家(改嫁的意思),家里有个男人,日子能好过不少,可她却说自己男人宁愿饿死也把最后一口榆钱留给她,她欠全喜爹一条命,不能忘恩负义。

由此可见,全喜娘是个多么认死理的人。

从开了会回来,她逢人便说,“咱们这村子里,多少个亲弟兄还闹分家哩,那闹起来可是啥都不管了,亲兄弟打嫂子,大伯子打弟媳妇,俺见的还少么?这关系多亲啊,在一个家里都过不成,这几十户人家要合伙肯定是万万不成哩。”

她还说:“咱这国家要是哪里过不去了,还不如多往那儿派点粮款,这样子合伙可会坏大事呀。”

全喜娘虽然没咋上过学,但她爱听戏,从戏里面学了不少道理,在村里是公认的明白人,村子里还真有几家听了她的话,犹豫起来了。

工作组的人去她家做工作,动员她加入高级合作社,她直接说,“俺不加入!俺觉得这人的觉悟有高也有低,人的心眼有正的也有偏的,俗话说,三个女人能唱一台戏,把这么些个人勉强撮合到一起,这算啥?反正要收地恁就收,这大黄牛是俺家自己凑钱买的,恁不能牵走。

恁要是敢牵走俺家的牛,恁前脚走,俺后脚就撞死在这树上,好叫大家都看一看,你们这工作组就是这么开展工作的,比以前的地主的心还要黑。”

全喜娘摆出不要命的架势,把工作组的人吓的不敢再硬来。

工作组的人没办法,想找个理由教训她一下,可全喜娘是贫农出身,她本人在村子里面口碑挺好的,而且这会儿的政策是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她这么油盐不进,dang支部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开了一次□□会,批评她思想落后。

她始终就一句话:“恁要是强迫我,那恁就去俺家把牛牵走,想要我自愿加入高级社,那是不可能的,做再多思想工作我也是这么说!”

林谷雨以前不怎么认识全喜娘,两家住的远,田地也不在一块儿,偶尔看见,全喜娘也是匆匆忙忙的在干活。

还是柳婆子讲了些事儿,她才明白为啥全喜娘这次这么倔。

柳婆子:“土改的时候,全喜母子两个分到了差不多五亩地。她家里没有牲口,种地就特别的麻烦。那会儿咱们这儿已经成立和合作组了,她家里没牲口,又只有孤儿寡母两个劳力,她家周围的人家都不愿意跟她家在一个组里,后来还是全喜他奶奶家的亲戚看娘俩可怜,招他家入了合作组。

每到种麦子的时候,母子俩就得没明没夜先帮人家干活。为啥呢?因为只有抓紧把那家亲戚的地种上,才能尽早用人家的牲口为自家耕种。

可人工哪能比的上牲口呀,全喜家里的地就没有能及时的种上过。也因为不能应时的播种,母子俩一年累死累活的干,地里的收成却少得可怜。

俺记得是1950年夏天吧,那年收成好,她家破天荒地收了300斤的小麦。娘俩个一狠心,卖了150斤小麦,在骡马市买了一头又瘦又小的小牛犊。

这牛犊自打买回来,就成了全喜娘的心肝宝贝。俺就听过人说,那小牛不爱吃玉米秸之类的硬草,全喜娘就每天去地里薅鲜嫩的青草,吃不完就晒起来,那晒干的青草堆得满院都是。小牛爱吃麦麸子,全喜娘就四处打听,用粮食跟人家换麦麸子。

她呀,哪怕自己挨点饿,也决不让那头小牛受半点委屈。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全喜娘三年的辛勤照料,那头小牛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大黄牛,上套以后,威风凛凛,锐不可当,四邻八家争着跟他家合作耕地。

全喜娘高兴地合不拢嘴,从此他家耕地再也不用发愁。牛粪肥地,她家麦子产量多了不少,这几年呀,因为这头牛,她家的日子是过得红红火火,全喜也娶了个好媳妇儿。”

原来是这样啊!

林谷雨心说:难怪,那头牛就是她家的指望,给她家带去了好日子,搁她也不舍得啊。

可全喜娘这样的人毕竟在少数,村子里大部分的家里没有牲畜的人大都没有那么理智,都以加入高级合作社为荣,整天在村子里面批评那些不加入高级社的人家。

作者有话要说:  条件所限,只能用手机码字和捉虫。

之前答应你们的万字章,我打算分三章来履行了,今儿是二合一的章,6000多字,明天、后天也是起码6000字,三天下来,差不多就是一万字了。

最新小说: 文豪1978 妖孽仙帝在都市 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 神诡降临前,我将国家打造成禁区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从直播开始成为神级设计师 月光之恋 逃出生天后的折返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 为了小三,老板让我勾引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