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老赵家进城(1 / 1)

一大一小玩闹着,陈母看着满心宽慰。

“啊!朵朵突然想起来了!”

“刚才小舅妈让朵朵过来,是要喊小舅舅和姥姥去吃饭的!”

饭桌上。

一家人其乐融融,谁也没提下午的事。

这回,老蔡送的小咸菜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哥,慧珍姐多大年纪了?”

娄晓娥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知道自家老爷们儿人缘好,但这大老远的,别人竟然把特色小菜送家里了。

虽说是经了中院老蔡的手,但娄晓娥总感觉有点别扭。

“这我哪知道,人家孩子都会跑了。”

陈江河也没多说,多的他也不知道呀。

娄晓娥一听原来别人都有孩子了,那就是已经结婚的,这下总算放心了。

只是当晚,娄晓娥又多烧了两回洗澡水。

几日之后,陈江河突然想到什么。

“媳妇,你这个月好事儿是几号来着?”

“应该也就这几天的事了,要是没来,我可能得去趟医院。”

娄晓娥‘亲戚’来的时间一向很准,但是这回却有点异常。

她也满心希望事情能跟自己想的一样,早点给陈江河生个孩子。

那样自己在这个家地位才算彻底坐实了。

“行,到时候你提前跟我说,我这边预留出时间。”

陈江河心满意足的睡过去了,睡前还想着哪天去异姓大伯那边报到。

娄晓娥给自己男人压了压被子,也跟着沉沉睡去。

伍相办公室,此时还是灯火通明。

这位已经习惯了上午十二点到晚上十二点工作的作息规律。

都是以前特殊情况下,长年累月养成的毛病。

一时半会也是改不了的。

等他终于把手头事务处理完,工作人员这才把今天收集到的最新消息递到办公桌上。

“陈……大车?还是叫庆之习惯些。

这家伙,一晃时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

他的家人还好吗?孩子们还好吗?需不需要我们提供帮助?”

随着不断翻阅资料,伍相脑海里不断浮现当年跟陈庆之一起工作时的情景。

直叹一切恍如昨日,只可惜斯人已去。

他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任重道远,还是要继续前行的。

“陈家大女儿听说是病故了,留下个孩子,现在跟着大车,额,是庆之同志的儿子和夫人一起生活。

庆之同志的儿子叫陈江河,之前是继承了轧钢厂工人岗位,后来病退,岗位就由他媳妇,也就是娄振华的女儿接替。

病退后,陈江河偶尔搞搞小发明,最近批建的刮胡刀厂,就是因为他的发明才提项的。

最新消息是,这个陈江河在数学上非常敏感。

并且他已经在前门街道办挂了个兼职,每月去帮着核对账目,工资是5块钱。

另外就是关于陈夫人的娘家。

因为孙家后继无人,正明斋的剩下的产业就落到了陈江河身上,这小子是个有福的。”

工作人员想了想,又加了句:

“那天,陈江河给咱们这边送信的同时,还寄出去一个包裹。

我问过了,里边装的都是些干粮窝头,还有五块钱和二十斤全国粮票。”

“陈家在外地还有亲戚?”伍相问了句。

他没记错的话,陈庆之的父母早就没了。

不然他们应该帮着赡养老人的,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是庆之同志女儿的夫家,那边兄弟多,家庭条件应该不算太好。”

工作人员没有细说,这年头城里人接济穷亲戚,不算新鲜事儿。

再说,伍相工作已经非常忙了,这些小事没必要再让他老人家操心。

“陈江河姐姐没了,在抚养小外甥女的情况下,还能伸手帮助外家。

说明这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年轻人啊。”

伍相已经对这个给自己写信的故人之子提起兴趣。

尤其是对方信里的内容,也让他很有与对方见上一面的理由。

“通知下去,只要这个年轻人过来找我,一律放行。”

伍相每天的工作量排的满满当当,虽然直觉那孩子说的事情有天方夜谭的嫌疑。

但作为陈庆之的朋友,他也觉得自己有必要替故人看一眼他的儿子。

……

这天,老蔡去火车站送人。

出来就看到路边上几个穿的比较朴素的人在路边儿东张西望,瞧着应该是一家人。

行李还不少。

这不就来活儿了。

“给您请好了,上哪去呀几位?”

说话间,老蔡这三轮车可就靠边也停下了。

那几人中一个年纪最大的男人张了张嘴,紧张的半天没说出句囫囵话。

最后,还是其中一个看起来也就十来岁的丫头先开口了:

“大叔,额们来是来投奔亲戚哩!

昨天半夜就下火车了,没找到家门,想着今天再接着找找。”

说话的正是赵青苗,人跟着老师上过几年学,见人知道咋说话的。

“这年头,奔亲戚的人多了,你们知道地址是哪吗?

我这正好空车,可以送你们过去。

车费你们放心,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老蔡以前见了人是不会说这么多的,顶多就是‘奔哪儿?’、‘多少钱’。

别人爱坐不坐他的车。

后来还是陈江河给指点的:

你得从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别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你能给人提供什么服务。

一来二去,他也琢磨出点道道儿。

就像眼前这几位,一看就是外地来的。

人生地不熟,肯定就想有人能带个路,还不被坑钱才行。

所以他先问地址,再报价,让人明白没花冤枉钱,这不就得了。

“南锣鼓巷,大叔,您晓得有这地方不?”

赵青苗见别人挺好心,赶紧问了。

就算不坐车,打听一下方向,他们就能一路找过去啦!

“我今年才二十,你还是叫我师傅吧!

南锣鼓巷我熟啊,天天打那儿跑出来的。

你们总共五个人,我收六毛,这不高吧。”

老蔡估摸了一下,这五个人都瘦的跟骨头架子一样,打包算都没三百斤重。

“六毛……”

赵青苗看了自己爹妈一眼,感觉要出这个钱玄之又玄。

毕竟在村里,钱是论一分二分的,六毛相当于普通人家半年的花销了。

他们临出门的时候,她爹把陈江河给寄的钱和粮票大部分都留给家里三叔了。

就怕要是两家人都来了,会给陈家造成太大负担,所以只带了三叔的儿子赵木进城。

“咋,六毛真不多,你换个人试试,别人没八九毛肯定不拉你们。”

老蔡麻了,报六毛还是看在同住南锣鼓巷的份上,给优惠后的价格。

他这已经算是击穿底价了。

结果别人不感兴趣……

再说,他这回要的真不多。

合下来一个人才一毛多点,跑十几里路呢……

就算是骡子还得费半筐草料呢!

而他,只要俩窝头足矣~

最新小说: 我的提瓦特修仙之旅 从婴儿开始入道 杨洛苏轻眉 杨洛苏轻眉苏晚秋 女神的超级狂医杨洛苏轻眉 盖世仙医杨洛苏轻眉 陆时年李轻媚 八零女配只想搞事业李轻媚陆时年 八零:女配她只想搞事业李轻媚陆时年 姜祁李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