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中国旅游攻略大全 > 第170章 大同市(15)

第170章 大同市(15)(1 / 1)

5.新荣区太玄观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花园屯乡境内的采凉山西麓红石崖下,是一座历史悠久且保存较为完整的道观。该观初建于明代,初称“宏恩寺”,后于清康熙年间更名为“太玄观”。

太玄观依山势而建,主建筑有神殿三层,呈宝塔形。最高层为道家祖师老子殿,中层和底层均为道家圣尊的殿堂。此外,北坡古窑顶还设有玉主殿和药王殿。观内有一口重达500余斤的古钟,系乾隆年间铸造,钟上刻有铭文,并饰有十二属相及八卦图,虬龙吊环,八耳音宏。

整个道观布局浑朴,古色古香。壁画内容丰富,神态别致,充分展现了黄河流域古文化熏陶下的宗教艺术风貌与气韵。雕梁画栋,色彩斑斓,人物塑像优美自然,形象生动,思想丰富,寓意深刻。此外,观内还有清龙泉上的聚宝洞,洞中设有吕祖堂,增添了道观的神秘与庄严。

太玄观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它于崖壁处凌空兀立,背依雄伟山崖,非悬空而恰似“悬空”,气魄非凡,别具特色。因此,太玄观被誉为“塞外悬空寺”,是大同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太玄观,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无论是对于宗教信徒还是对于文化爱好者来说,太玄观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6.方山遗址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代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梁山。该遗址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之妻室冯氏的墓地,俗称为祁皇墓,被誉为我国已发掘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

方山遗址主要包括永固陵、万年堂、恩远浮图、永固石屋、斋堂、石阙、灵泉殿、灵泉池、石窟寺、御路等建筑,以及为了保陵而设置的永固县址。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陵园,其中永固陵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永固陵建造于西寺梁山顶的玄武岩上,封土高22.87米,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墓室坐北朝南,建于封土堆中心,并设有墓道、甬道、前室、主室等结构。

在永固陵中,还发现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和雕刻艺术品,如浮雕捧莲童子像、浮雕孔雀像、虎头门墩等。这些雕刻品工艺精细,线条流畅,展现了北魏时期的杰出艺术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陵墓建于山顶的做法在全国绝无仅有,显示了古代建筑师的卓越创意和技艺。

方山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自然景观而着称。山高景尤,曾以“魏陵烟雨”被列为古云中八景之一。遗址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优美,云雾缭绕,景色宜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领略古代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

此外,方山遗址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北魏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是研究南北朝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遗址中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平,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方山遗址是一处集历史、文化、自然和艺术于一体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学者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广大游客领略古代文明和自然风光的绝佳去处。通过对方山遗址的深入了解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7.永固陵,又被称为冯太后墓,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处重要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的南部。这座陵墓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安息之地,是北魏时期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永固陵始建于公元481年(北魏太和五年),历时八年完工,于公元490年(太和十四年)在冯太后逝世后正式启用。整座陵墓建造于山顶的玄武岩之上,封土堆高22.87米,呈圆形,墓底为方形,南北长117米,东西宽124米。墓室位于封土堆的中心,坐北朝南,是砖砌多室墓。这种墓室结构在后来的北魏皇室墓葬中得到了广泛采用。

永固陵的建制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底方上圆,布局严谨。陵前建有石殿,称为“永固堂”,是朝祭典礼的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永固堂前200米处,有一座周绕回廊的方形塔基遗迹——思远灵图,显示了陵墓的佛教色彩。冯太后一生笃信佛教,这种设计可能出于她本人的意愿。

陵墓的地宫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3.5米。前室平面呈梯形,后室平面近方形,四壁稍向外弧凸,墓顶为四角攒尖式。连接前后室的甬道呈长方形,均用青砖砌成,过道前后的石门框上,有莲瓣、朱雀和赤足童子浮雕,这些浮雕均为北魏时期的石雕精品。冯太后的棺椁就安放在后室之中。

为了防止盗墓,永固陵的墓门采用了精心的防盗设计,包括用条砖封闭墓门和在墓道内堆积大量石块等措施。整个地宫的规模宏大,仅建筑墓室所用的砖块就达二十余万块,每块砖重约35千克,显示了当时建筑工艺的精湛。

永固陵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不仅代表了北魏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人文地理技术的发展进程。同时,陵墓中的石雕艺术品也是研究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总的来说,永固陵作为冯太后的陵墓,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杰出成就。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8.新荣区古长城森林公园位于大同市新荣区,是山西省林业局批准的56个县级森林公园之一。园内绿化生态尤为突出,各种树木和花草彰显了森林的雄伟与生机。除了自然景观,公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特别是古长城的存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

公园内的古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古代战争的硝烟和人民的智慧。站在长城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同时,公园内还有一座大鼎,足有十来米高,四面相仿,是公园内的一大亮点。

此外,公园内的风景秀丽,山高视远。站在风景台上远眺新荣区全景,格外心旷神怡,让人心情格外舒畅。这里不仅是人们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也是进行户外活动和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

总的来说,新荣区古长城森林公园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集自然、历史、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无论是对于喜欢自然风光的游客,还是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朋友,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9.新荣区明长城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境内,是古长城大同段的重要遗址。大同在明代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长城在此地的修建尤为坚固和关键。

新荣区内的长城总长达到了219华里,其中外长城长153华里,内长城长66华里。这两条长城构成了明代大同北部的重要防线。沿着长城,有350多座烽台耸立,以及10座护边城堡,这些设施都是为了加强防御和传递军情而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得胜堡到宏赐堡之间的一段长城,被誉为“紫塞长城”,是新荣长城中最为特色的一段。此外,沿内长城还分布有着名的“边墙五堡”,分别是镇边堡、镇川堡、宏赐堡、镇鲁堡、镇河堡。这些堡城不仅具有战略意义,也体现了古代军事建筑的特色。

新荣区明长城遗址是大同市境内明长城较为突出的地段,墙体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度达到5米以上。同时,该遗址与永固陵、万年堂等历史遗迹相邻,为边塞风情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如今,新荣区明长城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探访。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军事防御的雄伟与壮观,也可以领略到边塞风光的独特魅力。

最新小说: 姜辞忧薄靳修 宫女日常:爹娘让我当咸鱼杭佳雁心乌雅静柔 乌雅静柔杭佳雁心 公主她权倾朝野了(重生)梁月向华月 梁月向华月 哦莫!小魅魔他又被疯批叼回窝了 秦凡王诗允 九十九封家书震惊全国林牧野叶思婉 权宠娇妻:王妃又在作妖了凤思吾夜凌寻 曹茂郭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