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脚印浅浅 > 第1章 返企

第1章 返企(1 / 1)

料理完家事,在家休息了个周末,周一晚上,我就和爱人买了些礼品,去科长家。记得他家在公司东区低矮的平房里,进了小区门,西边第三排的第二家就是。当时是晚上八点多,我们很顺利的敲开了他家的门。科长两口都在家,看到是我,他们客气的让我和爱人进了屋子,一阵寒暄后,因为都明白我的来意,且也不是第一次来他家,都很熟悉,话语自然就过渡到了正题。他告诉我既然回来了,就休息两天,尽快上班,如果还想回老家看看父母,那就先上班几日后,再请假也不是问题,但至少要先上班,省得单位事情多。我很客气地说了一些感激话,也了解了一些单位的事情,等所有的都弄明白了,就告别离开了他家。

三天后的周四早上,我就骑上很久没用过的自行车,随着清晨公司上班的乐曲,又一次加入了几年不曾但早已习惯的上班洪流,向公司西大门外,我原来的分厂驰去。

依然是那个分厂大门,进了院子北边的瓦房,和我刚分配来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么近三年依然没有大变化。分厂陆陆续续的同事上班了,隔壁生产部、经营部和财务部的老师傅,诧异的看着我,我知道他们眼神里似乎都流露着同样的话,这小子咋回来上班了。

哈哈!是呀,自己当初是不辞而别,再说,在那个全民下海打工、下海经商的年代,这么大的厂子,时常走一两个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随着上班同事陆续到齐,往日科里的各位老师傅,都看到了我,我也很客气的和他们打着招呼,大家表面都没有再提其它,多的是寒暄,面上很平静,其实我知道,他们一定会在底下议论我回来上班这个举动的。早上上班临近中间时间段的时候,科长喊我到他屋子,给我分配了日后的工作,我还是主管外委外协零件的技术协调工作。这样,将和生产部门外协室打交道更频繁一些,好在这些工作,以前是我同老韩师傅管辖的,所以从工作角度上说,对我来说并没什么压力,只是日后要多熟悉一下型号,和向韩师傅请教。

整个一早上,我多数时间都是和以前的同事聊天,中间当大家有些去车间处理技术问题去了,我就去资料室去和那个女师傅聊了会。毕竟之前在科里,大家关系还可以,几年不共事,需要很快联系上。

就这样等过了两周后,涛声依旧,也开始慢慢和主管业务的同事开始了合作。一个月过后,我就很快融入了以前的节奏,虽然自己内心总觉得不习惯,但起码在别人的眼里,老老实实回来上班了。中间由于工作业务签字环节,记得有次去厂长办公室的时候,他也曾轻描淡问过我回来上班了,还适应吗之类话题,我当时也没什么过多的细节,尽量囫囵带过,就拿了签好字的文件,离开了他的办公室。那段日子,回避我外出打工和低调工作是主要。就这样,我在家、单位之间度过了那年的夏季,日子似乎又重回了往日。

进入九七年的九月,算起回来上班也有三个多月了,工作都是大家协作和科长负责,所以这方面没人怀疑我的能力,中间经常去外协厂家,处理一些技术问题,也承担了部分车间的设备改造。中间特别大一次工作,是分厂组织产品升级的全厂测绘,我和科里的年轻人,都被抽调去分属不同的组,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工作,也顺利完成了我那个组分给我测绘和绘图任务,这项工作完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当年的十一月份。中间我晋升中级工程师的工作也很顺利的通过了,也实现了此次回来国营单位的这个夙愿。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冷,我又为当时还租在农村的家,准备了过冬的煤球。

进入十二月中旬,公司每年一度的分房工作开始了,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我是没有排队买新房资格的,只有等其他户买新房腾出旧房后,按照公司的统一政策,我参与了旧房子的分配。公司最近那几年,都是年年有调整旧房分配。分房和买新房那段时间,公司就像过节一样。随后分配了旧房的都各自忙乎装修和粉刷。我幸运按照政策,搭上了最后几名的排名班车,算是终于分到了公司的一套房子。所谓一套,当时是两家共用一套,单元房是两间屋子各家一间的楼房,卫生间和厨房两家共用。那时按照我的条件及公司规定,我只能分到十五平米的小房间,对面的大房子分给了另外一家。虽然这是五十年代的旧楼房,但不论如何,都比在农村租的房子方便,有暖气、厕所和厨房,也都在屋子里,自来水和下水也有,而且还可以享受当时公司水电的优惠价格。分到房子的那些日子,我们家开心的不得了,心里也暖暖的。在那个还是计划经济占主流和习惯的内地,附近可供购买的商品房少,人们的观念,还是很落后,再说收入也少,大家都宁可等单位的分房,也很少去买外面稀缺的商品房资源,是习惯还是本能,可以说都是,也都不是,只能说是习惯。

我分到的房子,是在最高层的五楼,和我们分在一个屋子的人家,由于当时一个门洞同层对门一套,还属于他家,所以他们做饭和主要的活动,都在对门的一套房里,只是那户的孙子,晚上才会在我们那套里的南屋子睡觉,所以整套房子里的厨房,就归我们做饭,卫生间也是我们用的多。因为都是一个厂子的职工,对门那套屋子的人家,大家平日也很客气。

分到房,拿到钥匙的第三天,我就开始收拾房子了。请来外面做装修的人员,简单的把房子里面,用白灰刷了一遍,屋里的暖气管道,在单位要了些防锈漆,我亲自动手刷了,又换了盏瓦数大点的日光灯,灶台收拾整齐,接着买了台煤气灶。后来,我发现以前的蜂窝炉竟然下岗了,并成了累赘,被放在厨房的门后,最后终于还是被卖给了收破烂的,算结束了它在我们家的义务。所有这样的折腾,近乎半个月,我们是想赶着一九九八那年过春节前,就搬进了这个严格意义自己的家,也结束了四年租住农村的历史。

搬家的那些日子,找了几个搬家的师傅,把我原来租住农村屋子结婚用的旧家具,搬了过来,孩子的小床也搬了过来,我们的小东西和家物,都是每天下班一点点来回自己搬的。说也急迫,竟然忘记了搬家前,放一串鞭炮,因为我们的搬家,实在是拉的够长的。但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用自行车搬运电视的经历。当时孩子也就三岁多点,那天,我自行车前梁坐着孩子,后面座上放着装电视的纸箱,爱人当时在后面扶着电视纸箱,我小心翼翼的推着自行车的扶手在走。那刻,爱人半开玩笑着问我,如果在孩子跌落和电视跌落之间,你会选择先救那个。

“”这不是丈母娘和老婆掉河里的翻版选择题吗?”,我笑着说。

嘴里正说着当然救孩子的时候,一拐弯,自行车还真的摇摆一下,我扶孩子的另一只手,本能的去抓稳电视,防它从自行车上跌落,可没想到,这下却真的让孩子从自行车的横梁上给出溜了下去,孩子躺在了地上。赶紧把车子支起来,去拉孩子!还好,孩子小,重量轻,没大碍,但着实把我们吓了一下。回想整个的历程,随后的路上传来了我的哈哈笑声,爱人一个劲埋怨我一路。陕西这地方也怪,说什么就来什么,这个经历,多年后我们还经常提及,经常回味。

单位的房子,虽是多年的旧房,但的确是感觉到了很多的方便。一九九七年的冬天,再也没有了之前租房没暖气的煎熬,起码孩子的小手,可以在屋子伸出来,小屋的温暖,在那年的冬天实在让人记忆深刻,我们的取暖方式,从此告别了煤球烟囱时代。算起自己分配到国营单位,这刻,才真正意义上享受到了单位的福利,尽管那时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没有暖气,但已经够幸福的了。在北风呼啸和雪花飘零的日子,我站在窗前,看着屋外,思绪万千,并感慨颇多,幸福感升腾。之前在农村租住的时候,每次遇到夜间上厕所,漆黑中,一缕手电光,要么目送妻子,要么陪同孩子。冰冷冬季,蹲在四处漏风的汗厕里,那种浑身凄厉的冷,没经历是没有想象的,至今,都历历在目。如今,当晚上起夜的时候,把里屋灯线一拉,卫生间里顿时通明,再也不用去陪同她们了,就连三岁多的女儿,也会自己开关灯、开门关门及拉冲厕水。让爱人体会更深的,就是每日的做饭,之前春夏秋,都是在租住房子外的窗户根下,用蜂窝煤炉子做饭,调料和切菜则在屋里椅子上的案板上操作,忙碌的时候,就看见爱人屋里屋外的跑,冬天,就只有把炉子搬到屋里,烟熏火燎,人还没吃饭,味道早就飘满小屋。现在,可是改变了不少,灶台的右手,就是自来水的水池,开关水不但方便而且压力也足,洗碗和蔬菜,更是方便了不少,省去了租住时候上下楼的跑,和干净、脏水一桶桶提上提下,做饭也改成了双灶煤气燃料,一个做饭,一个炒菜,而且一拧,就可以随时烧饭烧水,既方便,又节省体力和时间,最大的感受,就是每顿饭的时间缩小了不少。灶台的对面桌子上,可以支放大的案板,用来切菜和操作,做饭时候,也可以开着窗户,油烟味也小了很多,实现了与人起居环境的隔离。要外出的时候,把房间的大门一带也安全了不少。

那年赶上春节时,我们就买了个冰箱,之前就是想买,也没有地方搁,结婚三年后,我们才用上了这个,终于平日的剩菜剩饭和新鲜食材,都可以放在里面,的确方便了不少……。那刻,我才真正的体会到,什么是家的概念,那是一个坎,对于我们家一个里程碑的划代,生活也从此走入了另一种境地,以前我们更多是精神世界中的一家人,现在才体会到了方便和物质,对一个家庭也是何等的需要,家也因为有了自己真正意义的“屋”,而倍加欣慰、安静、充实和满足。

我也把自己有个自己家的消息,早早告诉了老家的父母、家人和我的朋友们,以前羡慕别人或愁于别人来访,也成了经常邀请人来走动,关心我的人们,也为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和开心。因为那个时候的房子,把人压得够呛,特别是对于男的,没能结婚和给孩子一个真正方便和安全的家,使我总觉得背负了重重的壳,当然这也是,我拼命要去奋斗和努力的源泉,正所谓需求产生动力,我这里感受和体会最为深刻。是呀!父母将我供给能走出农村,已经是榨干了他们的心血和精力,已是而立之年了的我们,早就我们依靠自己去改变的时候了,再看看自己,可以利用的依靠和资源实在是贫困,只有靠自己的谋划,和拼搏而取得,这也许就是选择不断前行和紧迫感的动力,这个过程,注定相伴一生。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在想或回味的同时,再看看身边和我一样境况一群,或一伙人,何尝不是如此,个体的拼搏向上,推及开去看,就汇集成了社会的群体,必然产生社会的趋势和洪流,也就产生了总动力,那些年来的人和事的变化,也印证这个思考和思想,九十年代的中国,这种萌动中的改变,支撑着个体的同时,也在促使社会和国家的前行,多年后,再来回忆那段时光,对家的追求和逐渐改善的步伐,也是,千千万万家庭的一个活脱脱的写照。

最新小说: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从直播开始成为神级设计师 月光之恋 逃出生天后的折返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 为了小三,老板让我勾引老板娘 一眼过后,清冷校花对我上头了 地府我有亿点背景 陆云叶倾城_ 化身系统,宿主莫慌,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