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 第255章 达延汗

第255章 达延汗(1 / 1)

他目光落在面前展开的地图上,沿着大明边关沿线一一指点而过。直至他的指尖停留在辽东之地,却又犹豫地摇了摇头,显得有些拿捏不定。

历史上,达延汗确实在假攻大同之后,采取了千里奇袭辽东的战术。辽东周边散落着众多村落与市集,即便他们未能攻克锦州城,也可在外围劫掠到充足的粮食储备,同时还能趁机掠夺大量人口和其他珍贵资源……

"伯安与我心意相通矣。"

朱紫阳坚定了王阳明的推断,不再犹豫,看来鞑靼族的目标正是辽东仙域。

王阳明眉头微皱,道:"然而鞑靼欲犯辽东,须途径朵颜三部之领地,这岂非自寻麻烦?"

朱紫阳淡然回言:"朵颜三部历来朝秦暮楚,鞑靼只需施以小惠,便可轻易借其地而行。"

朵颜三部,乃大明朝廷设立的三大仙禁之地,类似后世的异族自治区域,源自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一脉。明太祖年间,朵颜三部曾败于明军之下,投降归顺大明;而后却又公然投靠北玄,再次被大明武力征服。长期以来,他们在大明与北玄之间反复摇摆,劣迹斑斑。原本归于初代宁王朱权统辖,直至朱棣发动靖天之争,运用智谋将战力强大的朵颜三部纳入麾下,并为靖天之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唉……" 王阳明深吸一口气,已然悟透其中关节。如今连朵颜三部都有胆公然背叛大明仙庭了。

朱紫阳道:"大明仙域武备荒废已久,朵颜三部明显已不受制衡。此次伯安欲借鞑靼之举,不仅要让他们受惩,更要严正警示朵颜三部。"

王阳明知其所指,明确了鞑靼的真实意图便有了对策。"殿下对此战有何高见?"

他问的是朱紫阳打算如何迎敌,若欲防患于未然,则可派人警告朵颜三部,同时派遣兵马在鞑靼必定穿越的地域设伏,如此一来,鞑靼突袭辽东的计划便会胎死腹中。若要重创鞑靼,让其付出惨痛代价,那就需冒险行事。

朱紫阳冷笑一声,沉声道:"自然是图谋大事!"

大除夕及初一两日,鞑靼大军气势汹汹地攻打大同仙堡,致使守城修士伤亡惨重,压力山大。

三边总督杨镇岳亲临大同前线,多次击退了来犯的鞑靼修士。身居边陲多年,他对边疆局势了如指掌,早已料到鞑靼会针对大明采取大规模的攻势,故早早做好了对抗鞑靼的准备。

但让他未曾预料的是,鞑靼竟调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攻势之猛前所未见。杨镇岳紧急向仙廷呈报此事,请求增援。

几天后,朝廷传来回应,已经调遣军队支援,并加快运送破损的飞灵球以及急需的炼丹材料至大同,令杨镇岳持续固守。

此番面对鞑靼的侵犯,幸得杨镇岳预先察觉并布防,飞灵球营在预警和防守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鞑靼也找到了对付飞灵球的方法,利用巨弩射落了不少飞灵球。

朝廷及时补充飞灵球与炼丹材料乃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朝廷派出的援军并非直接前往大同,而是直奔辽东而去。这让杨镇岳颇感费解。

不过朝廷的旨意中,亦向杨镇岳泄露了一丝天机……

杨一清初始对此感到难以置信,但很快洞悉了鞑靼修士的狡诈计谋。

原来鞑靼修士在岁末年初连番猛烈攻打两日后,近几日攻势明显削弱,且大同城外的鞑靼修士数量骤减。

杨一清原本以为鞑靼修士鉴于难以攻克大同城,已分派兵力去探寻其它防线的薄弱之处。

怎料鞑靼人竟施展如此隐秘的战术——明修阵道,暗渡元婴之境。

朝廷对此的应对策略恰恰与杨一清心中所想不谋而合。面对鞑靼修士的侵袭,大明始终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杨一清自任三边督司以来,虽未能彻底扭转明军挨打的态势,但他深知明军不能仅局限于固守疆域。大明历代皆修筑边墙,此举使得国库深受重负。杨一清主张收复战略要地,并于边墙之外构筑灵阵堡垒,以实现一种攻势防守。

然而,受限于朝廷财力匮乏,杨一清的理想方案迟迟无法全面推行。近年来大明国库略有宽裕,他的堡垒计划方得以初步实施。若此次明军能依计重挫鞑靼修士的修为大军,则大明至少可在边关安稳二十余载,乃至扭转攻防形势。

识破鞑靼修士的真实图谋后,杨一清的心态随之舒缓不少。鞑靼人显然已将其精锐力量调往辽东之地,故此番留于大同城外的鞑靼修士修为应大打折扣。杨一清心头涌起一股冲动,欲主动出击予以教训,但这念头转瞬即逝。一则担心打乱朝廷布署;二则明军战力疲弱,贸然出击恐怕反会陷入“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困境。

事实上,此刻若杨一清率部主动迎击,取胜鞑靼修士的可能性依旧很大。达延汗从大同防线抽调的主力修士远超杨一清预估,留在大同城外的鞑靼修士多数为老弱残兵。达延汗巧妙运用假象,宣称攻打大明其他防线,实则将主力修士秘密撤离,替换为老弱,以此牵制大同守军。

此刻,身为成吉思汗十五代直系传人,秉承纯正黄金仙缘的达延汗,已带领主力修士军团踏上前往辽东的征途。他是蒙古帝国第三十二代合法继承者,但在其幼时,家族内部因争斗而衰败,母亲再嫁,几乎令黄金家族血脉断绝。幸得其妻满都海的扶持,才助达延汗挺过了那段最为艰困的日子。

满都海乃蒙古第一女豪杰,被誉为蒙古版的武则天,其父丞相绰罗拜铁木耳,曾位居朝中高位。当满都海成为满都古勒大汗的小哈屯时,她只是满都古勒众多嫔妃之一……

仅十余载,满都海已在众多杰出女子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威震四方的大哈屯,并以其睿智与胆识掌控了汗庭中至关重要的力量,扭转了其历代祖先及后代女子任由他人摆布的命运,成为了左右蒙古天道走势的关键人物。

蒙古的满都古勒大汗驾崩,依照古制,谁能夺得汗位,便可合法承继大汗的伴侣——哈屯满都海。然而,局势却出现了惊人变化:满都海哈屯的归属,将直接决定谁将成为蒙古大汗,主宰万里苍茫的草原。

各部落首领会盟,纷纷向满都海哈屯求婚,三十三岁的满都海一语定乾坤,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冕女皇。在蒙古这片崇尚男性的土地上,满都海所取得的成就,其艰难程度毫不逊色于中原的女皇武则天。

出人意料的是,满都海选择将自己许配给了历经战火洗礼后唯一存活的成吉思汗嫡系子孙——仅有七岁的孤儿巴图蒙克,二者的年龄差距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姐弟联姻记录,此举震惊世人。

在这般奇峰突起的历史时刻,京城皇宫内也正上演着一场类似的姐弟恋情,那便是成化帝朱见深与其年长十九岁的万贵妃。然而相较于满都海的宏大气概与深远格局,万贵妃不过是一个沉迷权谋的小妇人而已。

“女长三岁,抱得金砖;女长三十年,送得江山。”这句俗话在后世或许只被视为笑谈,但在达延汗的天下,这却是实至名归的事实。自幼年起,达延汗便在满都海的悉心教养和战斗熏陶之下成长,因此他在日后完全继承了满都海那份统一天下、复兴大元的政治愿景。

而这份联姻并不单纯出于政治利益考虑,满都海与达延汗情感深厚,更是为他诞下了七子。其中三次诞下双胞胎,足显满都海孕育之神奇。

待达延汗亲政之时,他重塑了黄金家族的威严,重整鞑靼部族,终使鞑靼部摆脱长期受瓦剌部压制的局面。正当四旬壮年的达延汗怀揣着复辟祖业的雄心壮志之际,却发现重建大元之梦因边疆贫瘠的资源而困难重重。

即便明军战力衰弱,但大明始终固守城池,令达延汗无计可施。此外,弘治帝更是频繁实施经济封锁,严重阻碍了鞑靼部的发展壮大。近年来,鞑靼部在达延汗的带领下屡次侵犯大明边境,每当大明承受不住痛楚,便会开放互市,与鞑靼部进行交易。然而一旦鞑靼部撤兵,大明又会立刻关闭互市,再次实行经济封锁,这让达延汗深感挫败。

鞑靼部连年受灾,满都海号召各部落倾尽全力,一同向大明发起复仇之战,誓要给予大明一个深刻的教训。此次攻打大同并非虚晃一枪,若是能够攻克自然再好不过,若不能,则另有暗袭锦州的密谋。达延汗信心百倍,决心借此机会,让大明刻骨铭心地记住今日之辱……

最新小说: 十二魂肖之七人欲 为了小三,老板让我勾引老板娘 一眼过后,清冷校花对我上头了 地府我有亿点背景 陆云叶倾城_ 化身系统,宿主莫慌,我来了! 日常系满级男神 动力之王 臣本布衣,穿越就领俩媳妇 我的重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