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织毛衣(1 / 1)

第416章 织毛衣

十月份高原上的气温已经很低,去年崔大姐和小苏两家冻得直哆嗦,还是钱多多拿出自己的棉花给两家做棉裤棉鞋。

钱老爹他们上来是带着换季衣物上来的,不过没想到这里这么寒冷。

夏天不干活儿的时候都要穿长袖加背心,这才十月初,已经冷得跟老家的一九二九一样。

早上起来温差很大,不穿棉袄能冻得人直哆嗦。

好在干活是在大棚里,进去一会儿棉袄又得脱下。

特别是大中午那会儿,阳光最强,大棚里暖和得人只想睡觉。

午饭后,大家都喜欢窝在大棚里晒太阳睡午觉。

钱多多和农科院的几个女孩子躲在葡萄棚里晒太阳。

坐在葡萄架下,每个人都十指翻飞织毛衣,有给自己织的,也有给家人织的。

小丫头窝在小躺椅里睡得像小猪,脸上红扑扑的,身上披着漂亮的斗篷毛衣。

央宗和卓玛安安静静坐一旁,眼睛不眨的看着毛线变成一截一截的毛衣。

虽然邱部长给央宗准备了御寒的绒衣、军大衣,可是绒衣是成年人的,央宗穿着有些宽松不贴身,身上并不暖和。

钱多多给小丫头织了两件新毛衣,看到央宗和卓玛的眼神,再摸摸并不怎么暖和的手,只得又挽线给两个小姑娘织。

央宗边看边比划着,学的很认真。

“你想学?”钱多多温柔的问小姑娘。

央宗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脸红了。

她想学,学会了回去给阿爸阿妈姐姐织一件,让他们也穿上漂亮的毛衣。

“来,我教你。”钱多多递给央宗一副毛线签子。

从怎么起针开始教,然后教她怎么带线才不会松垮或紧绷,怎么织平针、上下针、蜂窝针。

“好啦,你自己织着玩吧。”

教了一会儿,钱多多让央宗琢磨琢磨。

央宗点点头,认真织着,卓玛不喜欢动手,但喜欢看十指翻飞,坐那儿看得有趣。

开始央宗织的慢,针脚粗细不匀,慢慢的变得顺手,针脚也均匀起来。

“哇,姐姐你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卓玛崇拜极了。

比起自己织毛衣,卓玛更喜欢看人织。

就像有的人喜欢看人钓鱼一样,可以在旁边看一天,让他自己钓,他说自己没那个耐心。

但是有耐心看别人钓鱼!

唐老的学生陈秋红伸个脖子瞅一眼,果然央宗织得有模有样的。

“哎哟,钱同志,你咋啥都懂?”陈秋红惊叹。

钱多多一个农村妇女,能想出在高原上大棚种菜已经很逆天了,有许多她们这些科班出身的都不懂,她愣是搞出来了。

还会做美食,就连织毛衣都比她们这些城里姑娘心灵手巧。

陈秋红简直要嫉妒了,这样的女子太妖孽。

“呵呵,织毛衣又不是什么难事儿,只要稍微琢磨琢磨就明白。”钱多多笑笑。

“诶,钱同志,你别说,用你说的方式带线,真的均匀多了。”杨老的学生张兰惊喜道。

这里啥都得自力更生,女孩子有空都学着织毛衣。

张兰织的毛衣费料最多,别人一斤二三两织一件,她一斤半打不住,还要再添二两才堪堪收住。

织出来的毛衣又小又紧绷,穿着特紧。

穿吧难受,拆了又嫌麻烦,张兰手上新织的毛衣腰身织了三分之一,看针脚很紧。

刚才听了一耳朵,尝试着这么带线,果然缠在小手指上的毛线不勒手,织的针脚均匀平整,与自己之前织的完全不同。

“快,钱同志,你也教教我!”张兰来了学习热情,缠着钱多多教。

钱多多只得停下手中的活儿,一起交流毛衣怎么织。

多大身材起针要起多少针,下身织到那个位置该分针,前后襟该添针还是收针,添多少收多少合适。

衣袖从哪里接针,怎么减针到手腕收多少针。

领口处最关键,收针太急领口捉着,不好看而且勒脖子,收针太慢领口豁着不美观。

钱多多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都讲出这样做的原由,有理有据,说的头头是道。

“天哪,钱同志,你都赶上我们老师讲课那么精彩!”张兰第一次听得这么津津有味。

以前一直搞不懂,同样织毛衣,为啥自己织出来的针脚紧不说,穿着别扭难受。

敢情里面还有这么多窍门。

陈秋红之前心里还有些不服,也没觉得织毛衣这种熟能生巧的手工活儿,能有啥说道。

听了钱多多的讲解,陈秋红也知道自己肤浅了。

“你怎么会想到这些细节?”陈秋红好奇。

“也没啥可奇怪的呀,你去做衣服,裁缝不都是要量衣长、臀围、臂长、领口、肩宽吗?

织毛衣跟裁缝裁剪一样的,只是裁缝是把布料裁剪成想要的形状和尺寸,再用缝纫机缝起来。

而织毛衣是把各个细节地方通过增减针数来完成。”钱多多总结道。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这个道理呢?以为大差不差织出那个形状就行了,跟别人没多少差别,原来舒适、好看是通过细节来完成的。”张兰顿悟。

“唉,我这是拆还是不拆呢?”张兰纠结的看着自己手中的半截毛衣。

拆了重新织,费时不说,毛线起皱弯曲,织出来到处是鼓包。

“拆了吧,拆下来的线蒸一下,毛线就恢复原状,晾干了就跟新毛线一样。”钱多多道。

“啊?还能这样?”张兰第一次听到这方法。

“是啊,你不知道这方法?”钱多多反倒觉得奇怪了。

只要是会织毛衣的人不都会吗?

“嘿嘿,真的是第一次听说,”张兰不好意思道。

“钱同志不用觉得奇怪,这家伙家境好,织毛衣纯属好玩,一件毛衣起个头,三分钟的热情一过,随手一扔就不管,人家家里不缺这几个小钱。”陈秋红揶揄道。

张兰在大学时就是那种不差钱的主儿,看同寝室的同学织毛衣,头脑发热买毛线回来。

兴致勃勃起个头,熬更守夜的织,大有一口气吃个胖子的架势。

等到分前后衣襟,要数针分针时,觉得麻烦死了,扔床角懒得看一眼。

偶尔兴趣来了又戳几针,细节地方不上心,织的毛衣能好?

最新小说: 被逐出师门的我,只想逍遥天下 小师弟要逆天 万古第一废材 长枪破 末日重生:每天签到物资用不完 空降部队进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冥婚至上 暖阳向冰 神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