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 第138章 朱元璋受打击: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

第138章 朱元璋受打击:梅殷说的竟然都是真(1 / 1)

随着朱元璋的开口,房间内的另外几人,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梅殷。

心中也都显得很是不解,等着梅殷接下来,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是啊!

既然市舶司在元朝中期之时,都还如此之赚钱,一年给朝廷带来的收入,最高能超过三千五百万贯。

那为什么到了元朝后面二三十年的时候,市舶司的收入,就已经低成了那个样子?

这差距着实是有些太大了!

大到了一个离谱,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

按照他们的理解,既然在此之前那样的赚钱,后面就算是没有那般赚钱了,也不应该前后差距那么大。

这点儿梅殷不将其解释清楚,很难让人信服。

而梅殷在听到朱元璋问出这话后,不由的暗自叹口气。

谁说这洪武大帝,脾气暴躁来着?

很多的心事却不在这上面。

可是坍塌之时,可就快的太多了,有些时候往往只是在一瞬,就会彻底崩塌。

但是他这个时候,却无心与梅殷计较。

每年只向那些人,收取固定额度的钱财。

陛下英明神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又作出种种规定。

依旧在盯着自己刨根问底。

结果,这个时候的老朱,还是没有对自己下杀手。

好尽可能的让老朱把自己给砍了。

以至于让他,来不及去多计较梅殷说这话时的那些态度。

而是方方面面。

还亲自经历过元末乱世,知道那众多的官员官吏是一个什么德行,不会连这些也想不明白吧?

梅殷在向朱元璋说这些的时候,还在尽可能的把一些话说的更气人一些,用来激怒朱元璋。

不是说到了元朝后期,以及大明现在,原本赚钱的市舶司一下子不赚钱了,就说明海外不赚钱。

一座房子想要建起来,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费尽各种的心思。

当一个国家开始衰落之时,所衰落的方面,不只是一点儿。

而朱元璋此时,也被梅殷所说的这带着一些嘲讽的话,给听的心头火起。

自己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还尽可能的把态度弄得恶劣。

他又不得不进行解释。

管理混乱到令人发指,贪官污吏横行。

各个方面早就崩塌的一塌糊涂。

诸多的人都是中饱私囊,使劲的糊弄上面的人。

谁说他杀人不眨眼来着?

“陛下,钱财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越想越觉得梅殷说的很对!

是啊!财富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这点儿自己在之前,咋就没有想到呢?!

越想,越觉得这话分外的有道理。

陛下你是从元末乱世走过来的人,自然知道元朝后期是一個什么样子。

朱元璋的脑海当中,不断回荡着梅殷所说的这话。

破坏永远都比建设更加容易,更快。

梅殷是真不想给朱元璋往下解释。

而是说,梅殷所说的这一番话当中,有着更多令他感到吃惊和在意的东西。

不然通过这种方式激怒朱元璋,让朱元璋把自己给砍了,只能是白死。

只觉得分外刺耳。

唾沫星子都要喷到老朱脸上了。

但是有着死谏系统在,有着那条条框框进行约束。

在这大浪潮之下,市舶司不可能超脱出去,肯定会被波及。

财富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财富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也对,元朝到了后来都烂成什么样子了?

只是说原本应该由市舶司赚的钱,让别人给赚走了。

从而求死。

还不如在洪武朝这边,安安心心的好好过日子。

许许多多的政策,那简直是粗糙的令人发指!

就连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最重要的税,都能够将其给分包出去。

倒不是说他的忍耐力有多强,对梅殷有多包容。

至于这些税,是怎么收出来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都是从谁身上收取的,具体收了多少。

他们根本不管。

只要能够给他们交上,规定的钱财就行。

以至于让多少的士绅官吏,吃的脑满肠肥。

这也是到了现在,有很多当官的,还在怀念元朝的原因之所在。

也同样是朱元璋自己,痛恨贪官污吏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他的家人,就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而导致饿死了很多。

就连他自己当初都差点死掉。

在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朱元璋对元朝的烂,感触还没有那么深。

做上皇帝,开始治理天下后,了解的越多,越觉得元朝的那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当真是瞎胡搞!

北元鞑子不过百年而亡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初强大的北元鞑子,都能够轰然崩塌,变成了那副样子。

那好像原本特别赚钱的市舶司,到了后来,赚的钱也在飞速减少,就也没有那么奇怪,也在情理之中了。

至于那些,原本应该属于朝廷的重多利益,到了谁手中。

这点儿也很好理解了。

自然是贪官污吏,乃至于是下面那些做生意的人。

是他们联合起来,把原本应该属于朝廷的巨大利益给瓜分了!

想通了这些后,朱元璋心头感受别提有多复杂,有多震动!

这样来说,自己大明的市舶司,一年只有一万贯左右的盈,也并非是因为市舶司不赚钱。

而是说原本应该属于市舶司,属于朝廷的钱,都被别人给瓜分掉了!

而且在这件事情上,这些人还都一直很有默契的瞒着自己这个做皇帝的。

把自己给瞒的死死的,当成傻子来耍!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

最过分的是这些人,还它娘的以市舶司不赚钱,以及市舶司的存在,不利于防备海寇为由。

请自己把市舶司给直接裁撤了!

还请求自己,下达了海禁。

为了能够达成他们的目的,还给自己看了元朝市舶司最后二三十年间的账目……

所有的种种,都向自己营造出来了一个感觉,那就是市舶司是个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根本就不赚钱。

而自己也同样是听信了他们这些人的话,真以为是市舶司不行。

从而把市舶司给关了……

它娘的!!

朱元璋是越想越气。

寻常时刻,都最少能有两千万贯的收入,多的时候能超过三千五百万贯。

这它娘的是多少钱啊!

结果现在,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么多的钱,竟然都远离自己而去,远离朝堂而去!

不说多了,就按一年两千万贯来算,如今已经到了洪武八年。

这么多的钱财啊!

八年来自己它娘的损失了多少!

朕的钱!这都是朕的钱!

它娘的!!

朱元璋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是心疼。

后悔的想要抽自己的脸!

对于他这个一向在很多事情上,省吃俭用甚至于可以说是抠门,过苦日子的皇帝而言。

再也没有比这更它娘的让人觉得心塞,火冒三丈的了!

这些狗东西当真是玩了一手欺上瞒下的好手段!

之前自己还对梅殷说,别欺负他没读过书。

现在看来,它娘的欺负他没读过书的人不是梅殷,而是另外一些人!

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能够想明白,为什么市舶司明明已经很不赚钱了,可以说是苟延残喘了。

那些人,还不放过市舶司。

还要各种进言,让自己把市舶司给关掉。

并且实行海禁。

表面上的原因,自然是那些人所说的那般,各种的冠冕堂皇。

可实际上的原因,还是怕有市舶司存在,有朝一日让自己,或者是自己后面的皇帝想到了。

突然间就把注意力给投到了市舶司上面,开始着手整顿市舶司。

一旦如此,那必然会令的很多人的利益受损。

让很多人觉得,比死了老子娘更加的痛苦。

有了自己这个大明的皇帝开国皇帝,下达的废除市舶司,以及海禁的命令在。

今后就算是有一些自己的后世子孙,发现了市舶司的秘密,知道海外很赚钱。

想要重设市舶司,想要开海禁。

那也是困难重重!

必然会有很多疯狂利用对海外进行贸易赚钱的人,以自己这个大明的老祖宗做下的决策,来束缚自己后世子孙的手脚。

不让他们开海,以及弄市舶司!

一想到这些人给自己下了一个这么大的套,不仅套住了自己,还套住了自己的后世子孙。

还是用自己,来对付自己的后世子孙。

朱元璋就怒不可恶。

胸膛起伏的厉害,有种想要拔剑将这些狗东西,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给砍死的冲动!

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一下子发现,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被人坑的很惨,等于算是这几年亏了海量的钱。

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他觉得自己被人给狠狠的戏耍了!

之前梅殷这个狗东西,说自己施行海禁,关闭市舶司简直是愚蠢至极。

是天字一号的大傻蛋。

蠢到无可救药,会让别人笑掉大牙,自己还不相信。

这个时候,听了梅殷这家伙的这一番诉说,朱元璋算是明白了。

梅殷那狗东西如此说,好像也并没有什么不对。

自己还确确实实,被人当成傻子耍了!

自己的这些作为,好像还真的是蠢到不可救药!

那些家伙,表面对自己恭敬,心里面早就不知道笑成什么样子了!

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还后知后觉。

若非是被梅殷通过这样激烈的言辞给骂醒,一直到现在都还埋在鼓里,觉得市舶司不值一提。

绝大多数的海外生意,也同样是不值一提。

海外那些蛮荒之所,尽是蛮夷,能有什么钱?

这些事情不敢想,只要一想朱元璋就觉得自己的脸,都要没地儿放了。

在这次的事情上,自己也可当真是丢了大脸了!

对于朱元璋这等,对各种事情掌控欲特别强,以至于很多事情都想亲自施为,把所有的权利都给握在手中的皇帝而言。

在发现了自己居然在这种事情上,被人如此的戏耍。

这种感觉,简直是别提了!

要比梅殷当众对他进行死谏,来的更加难受。

短短时间里,朱元璋的面色已经变了数变。

变的阴沉无比。

浓郁的杀意,从他身上散发而出。

让他这个时候,只想把很多人都给砍了!

通过梅殷的这一番话,他也想明白了。

海禁这个规定,根本禁不住那些有门路的人。

只能限制住一些寻常人而已。

实行了海禁,只会让大明的官方不能下场。

把众多赚钱的生意,留给那些从元朝时就开始做的人。

让他们去做去经营。

后面有一些人想要加入,只怕也没有那么简单。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狗东西赚了那么多的钱,也不向大明交一分的税。

也不念自己的情。

只会觉得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愚蠢,好糊弄!

从元朝后期开始,市舶司就已经赚不到钱了。

这样赚钱的生意,肯定不会停止的。

只能是有很多人绕过了市舶司,进行走私。

在自己的大明,这么多人知道自己脾气不好,还敢在这等事情上上下其手,糊弄自己。

让自己实行海禁。

那自然不可能说,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完成了这件事儿,就变得老老实实。

也遵守海禁这个规定了。

根本不可能!

走私只会更加猖獗,只会赚取更多的利益!

不然又怎么能够对得起他们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些事儿,越想越是生气,越想越是有一种,深深的羞辱之感!

李景隆,马皇后这个时候心中的想法,也同样特别的多。

同样被梅殷所说的这话给震动不已。

马皇后不用多说,是个十足的聪明人。

虽然不怎么插手政务,但并不代表有些事,她就看不明白。

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

马皇后这等聪明的人,在很多事情上自然也是一点就透。

更不用说梅殷这个时候,当着她们的面对朱元璋进行死谏,说出了这么多的话。

那妥妥是用的重捶。

捶的又凶又猛。

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自然而然便能想到很多事情。

她本身人就聪明,再加上又身居高位。

虽不怎么关心政事,但有很多的消息,还是能够知道的。

如此再一联想,有些事情便已经呼之欲出。

知道在这一次的事情上,倘若梅殷说的都为真。

那么这一次的事就小不了。

太恶劣了!

重八被骗的很惨!

依照重八的脾气,只怕忍不下去。

这一次的事,一个弄不好就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继废弃中都城,以及处死廖永忠之后,大明的朝堂只怕又要震一震了了!

这等事,也不知是好是坏……

但有一点马皇后能够确认,那就是这次的事,对于重八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李景隆也同样是心里面震动!

哪怕平日里他不怎么靠谱,让很多人觉得他是个纨绔子。

但终究还和真正的纨绔子不同。

有他爷爷李贞,以及曹国公李文忠在。

李景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能够看明白的。

至少他有自知之明。

站在这里把话听完,又见到了自己舅爷的反应。

再想想二姑所说的这些事情,李景隆的一颗心就忍不住的为之狂跳起来。

二姑父如今在海禁的事情上,进行死谏,只怕是一杆子捅到了马蜂窝!

而且这个马蜂窝,还是特别大,里面住着的马蜂特别多,特别凶的那种!

不比在中都城上的事情小!

甚至于,要比中都城上的事儿还要大!

中都城的事,所牵扯的只是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的一部分勋贵。

可这一次关于海禁,以及市舶司的事情。

那牵扯的可就太多了!

听了二姑父所说的那些话,李景隆已经知道,市舶司的利润,简直是大的吓人!

这么大的利润,那肯定不是几个人就能吃下来的。

从地方到朝堂,肯定会有一大票的人存在。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把这个事给做得那么完美。

若非今日二姑父提及,在这事情上对舅爷进行了死谏,将其捅破。

就连舅爷一样是被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而自己更是对这方面没有任何的涉猎。

同样不知道,那看起来像笑话一样的市舶司,在之前竟然那么的辉煌!

背后竟然牵扯了那么多的利益!

那么多的人!

看看舅爷的面色,就能够知道,这次舅爷回去后,想要让舅爷善罢甘休,只怕没那么简单。

一个弄不好,就要掀起很大的波澜!

必然会有人要倒霉!

而捅出这关键的一杆,搅动天下风云的人,便是这个在双水村这里,种种田喂喂猪,看起来与世无争的二姑父。

这种事情,不能往深处想。

越往深处想,就越是让人觉得头皮发麻。

这里面的牵扯实在太深了!

平心而论,就算是他李景隆这样的身份,在知道了市舶司以及海禁里面的门门道道。

想要让他站出来,把这事情给捅出去。

他也会犹豫。

只怕最终的结果,是权衡再三之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有看到。

这事的牵扯的人太多,水太深。

一不留神就容易把人给淹死!

哪怕是他爹是李文忠,他爷爷是当今皇帝的姐夫,也是活着的唯一平辈的亲人。

他也不太敢做这件事儿。

真做了,那得罪的人可就太多了!

也太招人恨了!

可是现在,二姑父就是把这事做了。

不仅仅把这事做了,为了做这事,还直接对舅爷进行了死谏!!

这是什么胆子?

又有多大的担当!

该有多大的气魄,才能够又一次在这等事情上出手?

不计得失,不计荣辱!

李景隆原本的时候,经过这些时间的接触,对于梅殷这个二姑父,就已经是很信服了。

现在有了这一遭后,对梅殷这个二姑父,就更加的敬佩了。

敬服的同时,也不由得在想,二姑父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做出这等多少人就算是知道,也不愿意去沾染的事儿?

若二姑父身后有着诸多的势力纠缠,他是某一帮某一派中的人。

为了寻求某些利益,那此时豁得出去,也能让人理解。

可是,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李景隆对于这个二姑父,知道的很清楚。

知道二姑父的身世特别的干净。

并没有和别的人,有太深的纠缠。

最大的纠缠,大概就是梅思祖,以及梅殷这个同族。

只不过,在二姑父对中都城的事儿进行死谏后,二姑父就已经和梅家人一刀两断了。

和他们再无纠葛。

二姑父年纪不大,根基不牢。

在斩断了和梅家之间的联系之后,和其余人的联系,就基本上是没了。

也就是和自己,以及和二姑和舅爷他们这些人才有联系。

不论是自己,还是二表姑等人,也都完全不需要二姑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挣什么利益。

况且二姑父在决定做这些事之前,也完全没有给他们有过任何的商量。

他们也都是等到事到临头之时,才知道二姑父要这样干!

刨除了这些为了私人的利益,才做出这等石破天惊的事后。

那么到了此时,结果只剩下了一个。

那就是二姑父品行高洁,心忧大明,心系天下。

心里面有着大明江山社稷。

有着天下黎民。

为了能够让大明变得更好,让众多百姓,不至于本就艰难的生活,变得雪上加霜。

他愿意站出来出这个头。

愿意为了把这个事情给做成,不惜一切对舅爷进行死谏。

冒着被舅爷,给直接砍死的巨大风险,也要把这个事情给做了!

让舅爷知道这里面的门门道道,知道他被人骗的有多惨。

哪怕是这件事情所牵扯的人很多,涉及的利益也非常大,水特别深。

一不留神就会被淹死,他还是站了出来,要做这件事,

还做的义无反顾。

在想到这些之后,李景隆望向梅殷的目光都变了。

像是在看一个圣人。

一个他只在别人口中听到,在一些书上面,才能看到的圣人!

二姑父当真是太伟大了!

也是这个时候,李景隆对于自己爷爷在此之前,把自己给安排到双水村这边,和二姑父相伴,打好和二姑父之间交情的举动,感到越发的佩服起来。

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自己爷爷目光如炬,慧眼识珠!

早在之前,就已经看出来了二姑父的不平凡。

这一刻,李景隆脑补的特别多……

又看看那抱着二表姑,依旧盯着盯着舅爷,一副还要和舅爷强硬到底的二姑父。

只觉得自己的灵魂都要升华了。

二姑父,不愧是二姑父!

不愧是当代诤臣!

千古人镜魏征,大约也不过如此了吧!

或许,把魏征放到二姑父的这个位置上,魏征也做不到如同二姑父这般。

毕竟魏征家室可不小,背后牵扯的利益也不少。

最为关键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论起这脾气性格,可要比自己这脾气暴躁,说砍人就砍人的舅爷,差的太远。

危险程度要低上很多。

“陛下,你现在不说你的海禁之策好了吧?

是不是觉得自己在这海禁之策上面就是一个蠢蛋?

就是被人给耍的团团转?

心里面是不是特别难受?

您可是英明神武,掌控全局的洪武大帝啊!

可结果……呵呵……”

就在众人心思复杂,深感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梅殷又一次望着朱元璋开了口。

说出来的话,那是相当的不客气。

尤其是结合着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可以说,简直是把嘲讽给拉满了!

要多招人恨,就有多招人恨!

这嘴要有多贱就有多贱!

梅殷的这话一开口,直接就将陷入到了沉思当中的几人,都给惊醒了。

望向梅殷的神色,那叫一个复杂。

尤其是李景隆,马皇后还有宁国公主几人。

简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他是真敢说!真敢往火上浇油!

他真的就不怕死吗?

话说,关于死谏海禁的这件事儿,到了这个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在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做为那脾气暴躁的被死谏之人,朱元璋明显已经是在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二姑父是绝对是死不了了。

这件事儿,将会以比较风平浪静的方式度过。

可哪能想到,就在这种时候,梅殷居然又一次开了口。

一开口就让人火冒三丈,就连他们这些旁观的人,都觉得梅殷的嘴太毒了。

就更别说是朱元璋了!

作为当事人,朱元璋本身这个时候本就被发觉的真相,给弄的心里面极其不好受。

又羞又恼,简直就要恼羞成怒了!

结果梅殷又说出了这样的话。

再看看梅殷的脸上的神情,朱元璋那诸多的怒火,又一次的熊熊燃烧起来。

压都要压不住!

握着剑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极力忍耐了片刻后,再也忍不住了。

朱元璋握着剑,对着梅殷就斩了上去!

看得出来,手中的天子剑,是直奔着梅殷的嘴而去的。

他要把梅殷的嘴,给剁个稀巴烂!!

不是朱元璋的忍耐力不行,实在是的梅殷的这张嘴,太过于招人恨了!

把朱元璋彻底的给惹毛了。

“重八!不要!”

“舅爷!冷静!”

在看到朱元璋陡然对于梅殷出剑之后,马皇后,李景隆都是不由大惊,出声大喊。

至于宁国公主,做的更直接。

她来不及多想,就赶紧踮起脚,抱着梅殷使劲往上窜。

像是爬树一样。

准备尽可能的用自己的身体,帮梅殷给挡剑。

而梅殷此时,见到朱元璋终于受不了自己了,对自己出剑。

心里面那叫一个激动!

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可能会让宁国公主给自己挡剑?

毕竟他被朱元璋给砍了,那也仅仅只是换一种方式活,今后能活得更为潇洒。

能够和小媳妇拥有超长的寿命,一起生活下去。

可若是小媳妇儿被老朱给砍了,那这事情可就真大了!

当下便抱紧宁国公主,不让她往上蹿!

不让她替自己当朱元璋的剑。

与此同时,抱着宁国公主顺势转了半圈。

把自己的后背,就给了朱元璋。

这样的话,梅殷就能保证,朱元璋持剑砍自己的时候,不让他伤到自己小媳妇儿。

同时,也可以不用直面持剑杀自己的朱元璋。

能够减少一些心里面的恐惧。

虽然他很期待死亡,但是对于死亡,本能的还是有些恐慌。

不太敢直接面对。

毕竟根据他对这死谏系统的了解。

朱元璋这个时候,动手杀自己,那就是真杀了。

各种感受,恐慌,疼痛这些都是的真实。

除了死亡以后,可以走向人生巅峰之外,死亡的过程和真死没有任何的区别。

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被怒火填满了胸膛。

只想将梅殷的这张嘴,给剁个稀巴烂!

哪里会理会马皇后,李景隆等人的呼喊?

手里面的剑,依旧是了直直的向前斩去!

没有半分的犹豫!

下一刻,只听噗的一声响,朱元璋手中的剑,便已经将一物斩落。

朱元璋双目猩红,大口大口喘着气。

只见他弯着腰,手中的天子剑低垂。

梅殷屋内桌子的一角,被他给一剑斩落了下来。

却原来是在最后的关头,朱元璋终究还是改变了一下手中剑的方向。

把原本斩杀梅殷的剑,给偏到了一边。

背对朱元璋,闭目等死的梅殷,在听到这样的声音后,身体陡然的颤了一下。

同时心里面也升起了一些喜悦。

成了!

自己成了!!

但这种喜悦刚刚升起,又意识到事情不对。

这怎么……好像一点都不疼?

莫非……是朱元璋手段高超,手中的剑也是绝世宝剑,快的让人感不到疼痛?

低头看看,又晃一下身子,好像还是没有什么特殊感觉。

扭头才发现,原来是朱元璋,把剑斩了自己的桌子上!

这一发现,顿时就让梅殷着急了。

咱不能这样啊!

眼看着自己就要完成任务,将要走上人生巅峰了!

怎么老朱在最后时刻里,却把本该斩到自己身上的剑,斩到了桌子上。

“你砍桌子做什么?

陛下你就算是砍了我的桌子,这样吓唬我,我今天还是要对你进行死谏!

还是要说,海禁之策,遗祸无穷!

关闭市舶司之举动,愚蠢至极!

如若不改,早晚会害了大明,会害了后世子孙!

你就算是把我砍了,我这些话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你以为伱的海禁之策,是个令人骄傲,造福百姓的好政策?

其实不然!

早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你害惨了!

而你自己,也同样是在被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

典型的被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

眼看着自己愿望将要达成,梅殷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

马上加大火力,继续火上浇油。

听的李景隆等人那叫一个心惊胆颤!

李景隆冲了上来,

不敢去看朱元璋那血红的眸子。

伸手从后面就死死的捂住了梅殷的嘴。

不让他再继续说下去了。

这一次二姑父对舅爷进行死谏,到目前为止已经足够了。

再继续说下去,二姑父说不定还真会死!

就算是死谏,也没他这样死谏的!

舅爷已经把这件事给放在了心里,二姑父不能在这上面继续说了。

继续说下去,自己二表姑只怕今后就要守活寡了。

二表姑还年轻,若是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那可真就太不好了!

况且,二姑父心忧天下也没错。

可是在为天下着想的同时,也要多少为他自己考虑一些。

李景隆不是一个多勇敢的人,面对家中长辈发火之时,一贯的宗旨就是能溜多远就溜多远。

典型的好汉不吃眼前亏。

但这一次,面对明显已经火冒三丈的朱元璋。

李景隆却一反常态。

可见他是真把梅殷这个二姑父,给放在了心上。

是真不想二姑父死。

“呜呜呜……”

梅殷顿时就着急了,嘴里面说出来的话,变成了呜呜声。

自己好不容易才抓到机会,眼看着就要成了,老朱已经在控制不住的边缘了。

大侄子来上了这么一出,这不是捣乱,这不是阻拦他上进的路吗?

虽然大侄子心是好的,可他真不能这么干啊!!

当下就挣扎起来。

“走,重八!咱们回去!”

而在同一时刻,马皇后也要赶紧行动起来。

趁着李景隆堵住梅殷嘴的时候,也快跑几步,来到朱元璋的身前。

双手死死拉住朱元璋握剑的手,将他往外面拉。

朱元璋虽然气急,但终究还是有着一些理智。

知道梅殷这个狗东西,虽然满嘴喷粪,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说的很多话,让人恨不得将他给剁个稀巴烂。

但是这狗东西,是真的有才。

见微知著,目光毒辣的很。

很多事情,他都能看出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最为关键的是,还它娘的像个愣头青一样。

别管看到的事有多大,别人不敢言的,他都敢对自己说出来。

虽然说出来的话,太它娘的不中听了。

可这些,也都是足可以影响大明国运的事。

但他堂堂洪武大帝,也是个要面子的人。

岂能这样善罢甘休轻易走掉?

当下便奋力的挣扎起来。

“妹子!别拉咱!咱不走!

咱今天就要把这个乌龟王八蛋,给剁个稀巴烂!

咱让他满嘴喷粪!

咱让他娘的不会好好说话!

咱今天非把他给削成个人棍!

妹子,你别拉咱!

咱不走!!”

朱元璋双目血红,态度强硬,一看就是怒不可遏的样子。

可他这么大的块头,身体又是那么的健硕,却还是被马皇后硬生生的,将他给拉到了屋外面去。

然后在马皇后的劝说和推搡之下,骂骂咧咧的骑上了马。

马皇后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朱元璋就看起来不受控制的,被战马载着出了梅殷的院子。

一边向前跑,还一边扭过头来,瞪着猩红的双目看着梅殷的院子说自己不离去。

要把梅殷给砍死。

可以说,气势是真足!

是真符合他洪武大帝的身份。和性格。

不过嘴上发着狠,坐下的马跑的倒是飞快。

而他也不从马背上跳下来,就这么任由马驮着他,快速离开双水村。

很快,马皇后以及一些护卫都骑着马追赶了上来。

而朱元璋依旧还是骂骂咧咧的,喊打喊杀。

要与梅殷势不两立,不与他善罢甘休。

而马皇后面对这个状态下的朱元璋,那也是配合着出声对他进行安慰。

或者是站在朱元璋的立场上,对梅殷这个不做人的女婿,出声大骂……

一直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朱元璋这才算是逐渐平息了下来,不再骂了。

不过目光却显得异常的阴冷,身上散发着冰寒之意。

这当然不是冲着梅殷来的。

而是他想到,实行海禁,关闭市舶司这件事情里,靖海侯吴祯,江阴候吴良这兄弟两个,在里面出力可不小!!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 七星刀圣 大魔神传奇 麒麟历险记 罗云秀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