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天子的谋算(1 / 1)

陈彼看着手中的这两样东西,脸上带着恍然之色。

继而便是兴奋。

先祖托梦这种事情,其实在家主的交接中,世世代代的都有传承,只是自从上一次先祖托梦到如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光阴了。

久到陈彼以为这些事情只是“父亲”和“大父”的琉璃梦境。

编造的谎言。

只是腰间那的确十分有效果的“麒麟玉”让陈彼保持着最后的一次信任,而如今的“因果符”以及“悟道龙场”这两样东西,加上方才陈野的托梦,瞬间便让陈彼再次坚定的信任了家主交接时候的话语。

死亡并不是陈氏的终结!

他浑身上下就好像是被松开了什么“束缚”一样,整个人都开始变得放松,腰间的麒麟玉似乎也在发挥作用,正在慢慢的让他的“思绪”更加理智清醒。

陈彼感受到这一抹“思绪”的时候,盘腿坐在书房中,以一种非“近乎于上帝视角”的角度来看他过往这几十年的光阴,以及在这些光阴中所做的事情。

他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错漏之处,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就算是有了“麒麟玉”在,他也不是神灵,而是一个“人”、

人都会犯错,这世上没有不会犯错的人。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你便是去仔细的查。

越是想要遮掩自己的错误的人,越是想要将自己塑造成圣人、神灵的人,这样的人越是有大问题。

反而是那些“坦荡”的人,更加近乎于“神圣”。

当在历史的长河中将一切都看尽的时候,陈彼终于将自己这过往几十年的经验全都总结了一遍。

这令他收获巨大。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这种视角下看待自己即将过去的一生。

“呼——”

陈彼轻轻的吐了口气,将自己内心的“浊气”全都吐了出去,他看着手中的两样物品,脸上带着慎重之色。

仔细思索之后,他将“因果符”抛在“祠堂”的半空中,继而这“因果符”便幻化做“无形”之物笼罩在祠堂上方。

“因果符的功效并不算十分清楚,但涉及“因果”二字,便不可以不小心谨慎,是故将其放置于“祠堂”之上,若真的到了使用这个东西的那一步,必然是出现了无比巨大的“变革”。”

“而在变革之前,当时的家主也一定会前往祠堂祭祀先祖。”

“这样子一来,无论陈氏家主的这一脉是否能够一直将“信息”传递出去,都可以将其当作品保护陈氏的最后一道防线。”

“陈氏家主前往祠堂祭祀,这“因果符”必然感受到与陈氏的因果之关联,我又将其之控制权力转移到了血脉之中,唯有我陈氏中人的血脉能够使用。”

“因果符可以监测到血脉的浓厚程度,也可以查看因果来判断当时的情形,从而不至于被奸人利用。”

“这般一来,既可以保证陈氏危急关头的传承,也可以在老祖宗沉眠的时候避免奸人作祟。”

陈彼心中再三思量,几乎将所有情况全都考虑到了之后,这才是放下心来。

而他低下头,转眼看向手中的悟道龙场,对此物则是更加谨慎。

毕竟是涉及到“悟道”这个层面的东西了,慎重是必须的。

思考良久,陈彼将其抛在“拙身楼”之上。

此物同样是唯有陈氏的血脉可以使用,但限制条件则是更为“繁杂”,在陈彼看来,悟道一词过于重大,若非学识渊博的话,胡乱悟道不知道会悟出来什么东西。

等到了那个时候,悟道龙场便是一个祸害。

因此他利用麒麟玉中的陈氏“血脉”和“权力”,在这“悟道龙场”中增添了一道限制。

唯有将拙身楼中的书籍阅读过“五成”之后,方才能够得到悟道龙场的一丝“悟道”之力。

而为了防止拙身楼在战乱中损毁,亦或者陈氏某一日败落,早在陈慎那一代就已经是将拙身楼中的书籍备份了“许多次”,藏匿在不同的地方。

所以,哪怕是日后拙身楼在战乱中损毁,这“悟道龙场”也会自动的转移到另外具有“拙身楼”藏书的地方。

这便是第二手保险。

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保险,是在“因果符”无法发挥出作用时候的保险。

若后世陈氏败落,只要陈氏子弟能够耐心的明白“读书明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阅读拙身楼中的书籍,便能够“悟道”。

悟道之后的陈氏子弟,一定能够在他所处的时代掀起一阵风云。

这便是以诗书传家的真正道理。

聪明人、读书人,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最次也能够混一个“中上等人”的身份,这一点是绝对没有错漏之处的。

做完这一切之后,陈彼放下心来,而后却并没有进入“拙身楼”中阅读书籍,反而是回到了房中,开始睡觉。

第一日,陈彼只是正常的生活,并没有去拙身楼中日以继夜的读书。

第三日,陈彼读书的时间更少了,反而是沉浸在一些普通的事情当中,随心所欲。

第五日,陈彼开始随意的走在街头,时不时的看看周围的烟火气。

第十日,陈彼开始焚香沐浴。

第十五日,陈彼再次恢复正常的生活。

一直到了第二十一日,陈彼开始在生活中加入了一项“读书”。

他的读书非是日以继夜,十分虔诚的读书,而更加类似于在空闲的时候就读一会儿书,在放松的时候就读一会书。

在这个时候,陈彼的心态已经十分平缓。

他最开始看的,不是什么圣贤道理,反而是陈氏这么多年内,一些先祖所记录下来的“杂记”亦或者“游记”。

之后,陈彼开始看一些别派系的书籍,如儒家、道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等。

再往后,陈彼甚至开始看起一些“史家”的书籍。

他开始阅读起来在汉之前的书籍,如太史家所书写的正宗关于那个年代的书籍,如“秦书”“战国策”“春秋”等书籍,读史可以明智。

这是陈彼所选择的一条道路。

在将史书读完一遍之后,陈彼再次放松了起来精神。

而后,开始阅读法家的书籍。

再之后,陈彼开始阅读当年“陈野”所留下的杂记、之后是“读书心得”、再往后是当年陈慎以及陈野的学生所编撰的“陈子”一书。

最后,陈彼才开始阅读、学习起来陈野留下来的“一手书籍”。

后元七年,争斗了近乎五年的“夺嫡之争”以一种玩笑似的方式结束了。

代王哦不,已经被改封为“梁王”的刘武被他的父亲,如今的天子赶去了封地,自此之后,京城中就只剩下了太子一个皇子。

这是天子对太子的交代。

而蛊惑梁王作乱、站在梁王这一侧的“儒家”以及孔家,几乎全都被贬谪了,甚至有些连官身都未能够保留。

天子对“儒家”还是留了一手。

因为天子诏令,让贾谊为梁王太傅,教授梁王学业,而梁国的国相则是选择了一位忠于朝堂的“太子党”,那位的成分十分复杂。

他不仅仅是“太子党”,他还是“咸阳学宫一脉”以及“陈党”。

让这样子一位人物去当梁的国相,是压根没有打算给梁王任何机会,只想让梁王老老实实的被控制着。

太子也同样看出来了这其中的“猫腻”,但是他与天下其他人想的不同,他认为这是“天子”对刘武留了情面,因为刘启明白一件事情,陈党中人,最为“正”。

尤其是天子选出来的这一位,更是典型的“君子”。

东宫

刘启脸上冷笑连连,他看着对面坐着的陈拓说道:“老师,看来父皇对梁王还是没有死心啊。”

他的眉宇中带着浓厚的疲惫之色。

陈拓却并不以为然:“殿下错了。”

他轻笑一声:“殿下怪错了对象,您应该责怪的并不是天子,而是皇后。”

陈拓的声音冷酷:“真正推动梁王野心的,不是天子,也不是儒家,是皇后,您的母亲。”

“而促使天子放了梁王一手的,也同样是您的母亲,而非是天子。”

“天子最多也只是顾忌皇后的心思,所以借坡下驴罢了。”

刘启低着头,他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叹了口气声音更加疲惫:“但是我听老师的语气,莫非是孤不需要担心梁王了?”

陈拓抬起头:“是的,至少在您登基之前是不用考虑的。”

“若是日后不需要梁王做什么事情的话,您之后也不必再考虑梁王的身份,甚至可以在皇后也故去之后,着手收拾梁王了。”

刘启看着陈拓问道:“先生也建议孤留着梁王是么?”

他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陈拓话语中的深意。

刘启微微皱眉说道:“先生的顾虑是什么呢?”

陈拓但笑不语,他指了指东宫墙壁上悬挂着的大汉堪舆图:“殿下,您仔细瞧一瞧那堪舆图,您便知道天子的想法,也知道臣的想法了。”

“臣与天子所顾虑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啊。”

“臣也是方才想明白天子的深意。”

“最开始,或许天子是真的觉着“梁王”类己,可自从皇后、儒家、以及梁王生出了“皇太弟”想法的时候,天子就彻底的愤怒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极度愤怒的天子保持了绝对的理智。”

“他看到了一种可能。”

“想到了一个办法。”

“如今天子没有直接将梁王的所有希望都给铲除,并且将其幽禁,反而是改封为梁王,便是这样的想法。”

“这是最符合天子逻辑的一种推测。”

听到陈拓的话语,刘启心中一惊,继而开始看起来身后悬挂着的堪舆图,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了一圈,他便立刻发现了问题。

刘启犹豫着说道:“难道是吴国?荆国?楚国?”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刘启看梁国的地理位置看的就更加仔细了,他一边看一边思索着说道:“梁国的位置,正巧在这诸多封国之间,算是朝廷与封国之间的一道壁垒。”

“若是诸侯国想要反扑朝廷谋逆的话,那么就必须是要打穿梁国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除非他们能飞。”

“否则,不可能突破梁国这个“人造限制”。”

越看梁国的地理位置,刘启越觉着心惊胆战,他转过头,看着身后的陈拓说道:“老师,父皇他从一开始就在算计?”

“父皇布局,竟然如此深远么?”

陈拓闭上眼睛,想起来前些时候陈彼离开之前与他所说的话。

他神色有些复杂的说道:“其实不只是如此。”

“前几年的争斗,陛下一方面借此来试探皇后、儒家、梁王、太子您,以及陈氏,另外一方面借着这个机会点醒陈氏,让陈氏明白自己走错了路。”

“而在完成这些事情的同时,陛下甚至还能够落下一子,以防诸侯谋逆。”

陈拓轻声道:“防备诸侯王或许是陛下无意间落下的棋子,而此次吴王只是正好撞在了陛下的这个准备之上,这也更加证明了陛下的智慧。”

刘启还是不敢相信。

自己那个看起来仁善的父亲,竟然直接将这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间么?

“可老师,您是怎么确定的呢?”

“您能够确定么?”

到了这一步,刘启反而是有些不敢相信了。

陈拓的神色同样复杂:“殿下,臣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他略微沉默的说道:“但,您杀死吴王世子是一个“不可预知”的事件,这个事情大概率导致吴王心怀不轨,回到封地后图谋反贼之事。”

“依照常理来说,陛下在解决完这件事情之后,应当以此事极度愤怒的训斥您。”

“至少要为此事烦心。”

“这才是毫无准备之下正常的反应。”

“可,到如今为止,陛下除了简单的训斥了您几句之外,您见到过陛下有为了此事十分烦心的时候么?”

“没有。”

陈拓与刘启对视,声音平稳:“一次都没有,天子甚至反应十分迅速的借着“梁王”这个蠢货的举动,将他的封号从“代王”改为梁王。”

“天子在这之前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代王划归封地.”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被逐出师门的我,只想逍遥天下 小师弟要逆天 万古第一废材 长枪破 末日重生:每天签到物资用不完 空降部队进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冥婚至上 暖阳向冰 神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