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千年世家:从商鞅变法开始崛起 > 203.第200章 诸侯尽西来【本卷完,求订阅】

203.第200章 诸侯尽西来【本卷完,求订阅】(1 / 1)

第200章 诸侯尽西来【本卷完,求订阅】

在楚国分裂成了五个国家的时候,秦王以及秦国的众人都知道,他们的机会来了。

更何况,楚王献鼎,这其中的意味还这么的明显。

九鼎代表着九州的气运,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气运,楚王献鼎便是意味着将国家献给了秦王。

秦国该当一统了。

自秦孝公开始,历经了六代的秦国,终于即将完成历代先君的梦想。

即: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这一点也让嬴政十分激动与开心,他几乎是遏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

华夏民族是一个谦逊的民族,他们不习惯记录自己攻伐他国的记录,反而是因为“谦逊”与“儒雅”所以将自己被“揍”的内容一点点的全都记录下来。

——————————————————

“根据后来的武安君陈赞所回忆,为了阻止那些愚昧的部落继续献祭更多的孩子,他们几乎是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可最后还是没有能够阻止他们。”

当然了,楚国此时朝中的贤臣并不多了,毕竟很多要么跟着四楚走了,要么是自立为四楚之一了,要么便是被杀光了。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0年),秦国统一了诸华诸夏。

他安抚嬴政道:“王上不必担心,四楚不是秦国一合之敌,此次战争定然能够顺利。”

“也正是出自这样的原因,楚国一直没有停止人殉。”

陈仲犹豫了一下后终究是没有将最后一句说出来,他只是在心里说道:“一统之后,陈氏与朝廷自然也是要有所变化的。”

“可楚国使用的,依旧是人。活生生的人。”

而这座帝国的主人则是高坐在大殿之上,以万王之王的姿态俯视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

“楚国士兵觉着秦国的士卒们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强大,而秦国士卒也发现了,楚国的士卒比以往所遇到的几国士卒都要强大。”

“而根据我们的猜测,当时的陈肃应当是利用了某种科学手段,才表面上看起来是控制了当地的气候。”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的相关记载,而在秦书的记载中,则是十分简单的记录了这场战役。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比如《古华夏神话发展史》。

“或许是因为地利的缘故,秦国士卒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势如破竹一样的将四楚灭掉。”

“那些孩子们用最纯真也是最恶毒的眼睛看着他们,他们愚昧而又质朴。”

秦国定当一统!此乃天命!

“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秦国正式将天下一统,也意味着诸华诸夏地区正式进入到了一个和平统一的环境中。”

这比原本的历史中秦国的一统提前了十一年,而也正是在原本的历史中的秦王政十年,秦国才开始攻伐其余六国,并掀起了“伐国之战”。

嬴政此时没有注意到自己老师的情绪,只是缓慢的平和自己的情绪。

这个新生的帝国伫立在咸阳城中,他的光辉如同是太阳一样照耀天地。

而失败的战争记载则是十分详细,详细到哪一年哪一个月哪一天,什么原因才失败的,是谁打了我,后面再加一句“后世勿忘xx之耻。”

“而陈氏则是自始至终不肯承认,那个供奉在庙宇中的“太上大罗天九霄紫电飞霄阴阳得道天尊”是他们的先祖。”

若仔细翻阅的话,便能够看出来,关于战争胜利的记录大多数“xx年,xx战,胜/大胜,斩敌xxx。”

他笑着:“此时的王上不需要担心这些事情,反而您需要考虑另外一件事情,那便是秦统一之后的事情!”

“楚国地域多江水,四楚的士兵们都擅长水战,而秦国的士兵则都是北方人并不是非常熟悉水性,并且一部分的士兵还晕船。”

“秦国一统之后,天下的制度定然是要发生一些变化的。”

“而后来的武成候王翦、武安侯李牧、武信候李信、武孟候蒙鹜也都跟着陈赞调整了对敌策略,所以秦楚之战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

那象征着秦之天命的玄鸟在空中低声的啼叫声,象征着新时代的来临。

“而当众人疑惑和不相信的时候,安国君陈肃表示自己的先祖“陈野”乃为人神,并且赐予了他强大的力量。”

“这或许是北方士兵们的同性。”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安国君陈肃再次表明,先祖陈野乃为“人”的神,而非是“神”,他是因为见到楚国百姓受邪神蒙蔽而令自己前来的。”

“这是自八百年前邦周建立后,这片土地第一次进入到了一个统一而又和平的环境,这是令人激动的,也是在历史中终将留下姓名的一场战争和一个历史事件。”

“秦楚之战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最后的一个关卡,相较于以往的战役,战无不胜的秦军士卒在这一次则是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

“其中地理和气候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华夏战争史中,专门为这一场战争书写了近乎三十多页的篇章,要知道战争史这本书一共才五百多页,其中记载的也只有诸多出名的战役。

“他们遭遇的更多的是关于“巫”与“神灵”的祭祀。”

“就在万众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氏之家主、当时的安国君站了出来,并且宣布,楚国一脉乃为邪神做遂,而非是正统神灵。”

而这一个历史却并没有被“历史”修正,或许是因为在历史长河中,短暂的十一年并不能够影响什么的缘故。

“他们称之为“童男童女”,在楚国神话的体系中,“巫”这个概念似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地方,“巫”们认为,人乃万物之灵,是神灵最宠爱的存在,而童男童女则是天地间最纯真的存在,他们的身上有着未曾划分的阴和阳。”

“他们还未曾接触这个污浊的世界,所以用这样纯洁的人活殉的时候,神灵会最大程度的感受到人类的痛苦,从而帮助人类完成他们的愿望。”

“而当时统帅这一支军队的则是武安君陈赞,陈赞在发现了士卒们的不适应之后,即刻便调整了战略,他们由“快攻”转变为了“慢攻”。”

历朝历代的君王在看秦书的时候,都会对这一场战争进行评价,在所有人的眼中,这场战争都可以说是无可置疑的“标准”之战。

“楚国的野蛮的神话体系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的与中原的神话体系融合了起来。”

秦王政九年,武安候李牧克东楚,伐项氏,阵斩项燕于军前,后大破项梁,伐之,斩敌数万,大破敌军。

“此事之后,陈野不会再次出手。”

华夏果真是一个谦逊的民族啊!

秦王政六年,武安君陈赞克北楚,斩敌数万余。

“楚国本就处于南方多雨的季节,所以降雨是很正常的事情。”

陈仲看着焦急的嬴政,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事实上嬴政的焦急是完全没有理由的。

章台宫中

嬴政脸上难得再次带着了些焦虑的神色,他看着身旁坐着的陈仲,脸上带着焦急:“老师,您说这次秦国攻伐楚国能够成功么?”

或者说,历朝历代关于“胜利”的战争记载都很少。

“也正是因此,楚国那些蛮荒的部族才开始相信了陈肃所说的内容,并且开始信奉起来了“人神”陈野。”

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是一座雄伟而又强悍的帝国。

同时,愿意举荐朝中的贤臣。

由此可见这场战役的影响了。

这可是一统天下,横扫六合的伟业!

谁亲身经历后能够不激动呢?

“秦楚之战的意义,较之其他几场战役来讲,是最宏大的。”

“我能够完成历代先君的愿望么?”

他当然记得今夕何年,所以楚王便觉着这是上天的指引,也是天命所在。

以陈赞为主将,坐镇中军,以蒙鹜、王翦、李牧、李信四人为偏将,各自率领十万大军攻伐东西南北四楚。

而相较于战争史中关于这一场战役的记录,另外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类别却记录了更多关于这场战役表面下的浪潮。

“他亲自来到了楚国,并且以“雷公之令”改变了楚国北楚国某地的气候,当陈肃的命令声落下,天空中果然下起来了大雨。”

“陈野几乎真正的成为了“神灵”,这也是我国神话体系中最特殊的一点,我们的神灵大多数来自于我们历史中的先贤,他们都是我们的先辈。”

“在这场战役中,无论是陈赞还是王翦等人,都在不断的战争中见到了为了反抗秦国的统治,而被迫“活殉”的孩子。”

而事实上,对于这一场战争,后世的评价也十分简单,只有“天命之战”四个字的评语,但关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却一点都不少。

“自此,华夏这个名字便被广为流传了。”

“秦国一统之后,您的自称也好,国家的年号也好,自然也都是要有变化的。”

“只是后来的人们依旧信奉安国君陈野,所以逐渐的为陈野而加封神庙,日后历朝历代的君主也多有对陈野的加封。”

“因为它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的建立。”——《华夏战争史·秦楚之战》。

楚国原本就打不过秦国,更何况如今分裂成了五个国家呢?

其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还已经直接投降,直等到包围他的剩下四个国家被覆灭?

不过,陈仲也能够理解此时嬴政的心情,毕竟他的心情也是如同嬴政一般的激动。、

秦王政七年,武成侯王翦克南楚,斩敌数千,俘者数万。

这便是历史中关于这至关重要的一战所有的记载了。

也是教科书般的战斗。

秦王政六年,秦王下令,愿意帮助楚王平乱。

陈仲思索着说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内,这一场战争便会结束,而秦国定当一统!”

兵分五路。

“而在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双方都有些懵了。”

因为楚国的神灵体系与中原地区是不同的

“在秦国发动了对楚国战争的时候,秦国应该预料不到,在这一场战争中他们所经历的、所遭受的不仅仅是关于“凡人”层面的事情。”

“古华夏第一次神话体系的发展,便得益于这次战争的推动。”

“是的,楚国的神话体系在这个时期是野蛮而又传统封建血腥的,在这个时期,秦国以及中原地区早已经是废除了关于人殉的制度,哪怕是祭天用的也不过是三牲而已。”

此战功成,则天下一统。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霸道的国家、一个真正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统一的封建的国家,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来了属于他的光芒。”

“从秦王政五年末一直打到了秦王政十年初,足足历经了近五年的时间。”

秦王政十年,伐楚之战乃成。

可能有些人会疑惑,为何秦楚之战会有一部分记录在《古华夏神话发展史》中?

秦王政八年,武信候李信克西楚,斩敌数万,大破之。

无数的人们匍匐在这座帝国的脚下,看着这座帝国的崛起。

此时此刻,此时此景,正如那首诗所写的一样。

“这或许也是华夏神话史的某种特殊情况吧。”——《古华夏神话发展史》

秦!

秦!

赳赳老秦!

总而言之,自孝公起,历经孝公二十三年的光阴、惠文王二十六年的光阴、昭襄王五十五年的光阴、孝文王五年、庄襄王五年,秦王嬴政十年的光阴,共计耗时六代秦王、一百二十四年的时间,这片大地终于再次统一了。

而在四楚被秦国覆灭之后,正好是秦王政十年,也正好是秦楚之间盟约结束的那一日,楚王在宫中得到捷报的时候也十分震惊。

于是,他十分果断的上交了国书,表明自己愿意自降爵位为伯,与韩伯赵伯等人一样,愿意一直待在咸阳城中不再外出。

“秦王政十年,诸将而归,秦之一统,九鼎所成,天命而归。——《秦书·始皇帝本纪》”

【本卷完】

(本章完)

最新小说: 被逐出师门的我,只想逍遥天下 小师弟要逆天 万古第一废材 长枪破 末日重生:每天签到物资用不完 空降部队进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冥婚至上 暖阳向冰 神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