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八七六 两路援兵

八七六 两路援兵(1 / 1)

“祝冯将军马到成功!”于大胡子先举起了酒杯。

“谢谢于省长!”冯焕章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于大胡子向四周示意一下,也是一饮而尽。

周围的人也都说起酒杯,纷纷说道:

“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

一片祝愿声中,大家把第一杯酒喝了。

热闹了一阵子,于大胡子把冯焕章拉到一边,悄悄的说:

“焕章老弟呀!咱陕西穷啊!陈树藩那个混球,把后十年的税都收了。这次你率陕军出征,我这粮草都难筹措呀!”

于大胡子说的是实话,关中这几年大旱,麦子都减产。一亩地好的一百多斤,差的才几十斤,都不够撒播的种子。

陕西没什么工业,历史上还是靠着丝绸之路,商业繁华才过得去。

现在是真的穷了,能填饱肚子就不容易了。

“省长放心,只要有个几天的粮草也够了。我这里东渡黄河,穿过山西,到了归馁就有铁路了。而且听说,保安军沿途有补给站,对前来的援兵都可以免费吃住。”

冯焕章笑一笑,安慰着于大胡子。

“是啊!我给阎老西儿写了幅字,路过山西时交给他。看在都是同盟会的面子上,也许他会接给一二。”

于大胡子说完,脸微微一红,有点不好意思。

这叫啥事儿呀?陕军出征,还要厚着脸皮求别人。

“好!”冯焕章答应了一声,没再言语。

“焕章,有句话我不得不说。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希望你牢牢记住我们同盟会的宗旨。等打跑了东洋人,咱们也奋发图强,把陕西建设得花团锦簇一般。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于大胡子说这番话,还是心里有点担心,怕这个姓冯的一去不返,白白折了一票人马。

这个冯焕章,既不是陕西人,也不是老同盟会员。严格地说,还是北洋一系的人。

现在大家各取所需,暂时合在一起。可一旦离开陕西,便是虎入深山,龙游大海,最后忠于哪一家都不好说。

对于老冯来说,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就如同今天这烧尾宴一般,老虎不烧掉尾巴,何以成人?

这段时间,他也看明白了一点,同盟会这帮人,能人异士不少,可偏偏缺乏能征惯战之士,也缺少经天纬地之才。

隔壁山西的老阎,虽说也老早加入了同盟会,但人家跟老袁关系更好。

老袁称帝,老阎也是拥护的。

老阎也是个全才,文治武略都有一套。

早早的,山西就和靖安挂上了钩,双方经贸往来不断。

山西境内更是大兴土木,建了好多工厂,整个山西一片繁荣。

可是陕西却不同,陈树藩搞得一塌糊涂,民怨沸腾。

同盟会得手后,也是起色不大。

骂人容易,真的自已干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冯焕章干了这几个月督军,算是明白了。

这马上打仗和马上治国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想想人家刘大双,据说是十几岁就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了不得的人物。

这次去到东北,一定要好好看看,最好能拜见一下刘大双。

不管怎么说,自已也是个督军,大小算个领导,礼节上也应该见自已一面。

宴会进行到快半夜了,大家都很尽兴,最后要结束时,老冯讲了几句。

“各位乡党,各位同志,焕章此去,必不负诸位的期望,奋勇杀敌,扬我老秦军之威!待焕章得胜归来,再与诸位痛饮!”

……

老冯这里抠抠搜搜开拔了,常中正可不一样。

毕竟正规军校出来的,这次又是要露一小手。

最主要的是,背后有江浙财团的支持。

常中正这五千人马,盔明甲亮,旗帜都是一水新做的。

军装也是全套簇新的。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装。

常中正这一折腾,队伍士气如虹,军容整齐,精神抖擞的向北开来。

刘大双收到了报告,知道这两路援兵也很快到了。

“看来是躲不过去了,只能小心应对了!”刘大双心里苦笑。

正准备唤李秋雨过来,吩咐几句。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起了。

他拿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姚雯雯的声音。

“大双哥,那个人雷面了!”姚雯雯急促地说道。

“哪个人?”刘大双问道。

“就是那个叫什么常凯……什么的,现在改名叫常中正了!”

刘大双一下子想起,自己曾叮嘱姚雯雯注意常中正。没想到,姚雯雯真上心了。

“嗯!怎么知道的?”刘大双有点好奇。

“今天阿宝姐过来找我,说他们家老王有个门生叫常凯S,这次带兵来东北,让我们关照一下。这我才知道,这个人也叫常中正。”

“没问题,一定好好关照!”刘大双咬着牙床子说道。

“对了!阿宝姐还让我告诉你,这个人背后是南浔那帮人。”姚雯雯又说道。

刘大双没说什么,这个常中正确实有点本事,已经得到了江浙财团的青睐。

最新小说: 惊风侠影之凤吟江湖 从斩杀妖邪开始长生不死 背道而死 全家逃荒: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于恶土观青天,待看蟒雀吞龙时 盘古神藏 亲爱的灵石 神泣:精灵学院 暴走的炼丹师 秦川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