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有些盲目的信任(1 / 1)

距离莫道那次讲话过去两个月。

克尔纳自克尔纳青年接管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算是度过了过去。

南北部族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但不因此影响生产活动,不使用暴力,已经成为大多数的人共识。

南北部族之间矛盾的影响被压到了一定范围。

然后再被克尔纳内此时高速的发展,覆盖了剩余的大部分。

整个克尔纳基本恢复了之前那种繁忙而百废俱兴,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和面貌。

不过,

看起来这场危机有惊无险,轻易就解决了。

但事实上,在这整个过程中,特别是开始那段时间,稍有不注意,就是克尔纳两年多以来的一切都付之一炬。

在阿菲卡洲,有的是小国,就在这种危机中倾覆了。

就是克尔纳青年之前,沃波尔,卡尔逊,乃至卡尔逊之前那位‘国王’,遇上这种事儿都是完蛋。

“莫,这次的危机能够度过过去,你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办公室里,莫道,帕尔斯,伯恩再交流时,帕尔斯再笑着说道。

这次危机解决,后面肯定是因为克尔纳青年将部族平等这件事情和大多数克尔纳的利益绑定在了一起。

但能够走到后面,最开始还是利用了莫道的影响力和身份。

就因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这样的命令是莫道下达的,才堵得克尔纳大多数人都说不出命令有问题的话来。

“只是因为克尔纳大多数人对这件事情有了新的共识。”

莫道应了句,再转过头,望了眼办公室墙壁上的军事地图,

“我发挥的作用很少,最好以后还是少发挥这种作用。”

这话算是有两层含义。

一是这种危机希望以后少发生。

二就是,这次解决克尔纳内南北部族冲突的方式,某种程度上是条邪路。

因为莫道的命令,克尔纳青年对一些人员的抓捕,才在克尔纳大多数人面前没了异议。

这事实上,让本应该是克尔纳青年赋予莫道的命令法理性,颠倒了过来。

反倒是,莫道赋予了克尔纳青年的行动的法理性。

而这种情况,还是从克尔纳青年内扩散出去的,

克尔纳青年内部,更加严重。

包括帕尔斯和伯恩,都对莫道有一些盲目的信任,

这是从克尔纳青年崛起之初,一步步累积到现在的。

因为从克尔纳青年开始,到现在,莫道从未犯过错,做过错误的决策。

在克尔纳青年内其他高层,战士,指战员眼里,

莫,教导员,彷佛处在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视角,总是能够从错综复杂的艰难环境中,

为克尔纳青年挑选出唯一正确的那条道路。

在此时此刻,很难去说,这种已经有些盲目的信任,是好是坏。

或许帕尔斯,伯恩等人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但这有什么问题吗?不信任莫道,那还能信任谁?

“莫,不用否定你的作用。”

帕尔斯和伯恩再笑着先后说道。

莫道笑了笑,也没再多说什么。

……

20年。

当年,在年初那场危机过后。

克尔纳依旧在年内,迎来了自克尔纳青年接管整个克尔纳之后,第一个真正的粮食大丰收。

在统计数据对整个克尔纳公布之后,

不分南北部族,整个克尔纳的人们都欢欣鼓舞,倍感振奋和激动。

因为,对于整个克尔纳来说,这都是一个伟大的成就。

在克尔纳青年从外部力量手中收回大量属于克尔纳内的良田和农场过后,

虽然整个克尔纳内的克尔纳人都在短时间内吃饱了肚子,

但事实上,在18年,19年,也就是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

克尔纳的粮食总产量,是不如这些农田和农场还在那些敌人手里时的。

这是受限于种植技术,肥料,种子,管理等多种原因的结果。

而大概是感受过太多,太长时间饥饿的滋味,

虽然第一年克尔纳内的粮食供三千多万克尔纳人吃就绰绰有余了,

但对于继续提供粮食产量这件事情,

克尔纳青年,克尔纳人,从上到下都没有太多意见。

这两年,通过采购和引进了不少从华国的粮食种植技术和粮种,

克尔纳人自己同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一九年时,粮食的产量就比当初差得不多了,

而到了20年,不出预料的,克尔纳内粮食产量顺利超过了当初那些大面积农场还不在克尔纳人手里时。

为了这个关键而振奋人心的时刻,

帕尔斯代表克尔纳青年的首领,还进行了一次演讲。

“……朋友们,克尔纳的战士们!”

“这是克尔纳人用自己双手创造出的伟大成就!这是整个克尔纳,所有人取得的成就!”

“事实上,克尔纳人没有一些人所说的那么不堪,全世界的所有底层人们,都没有一些高高在上者们所说的那么不堪!”

为了这个时刻,

克尔纳青年宣布整个克尔纳当天休假一天,作为庆祝。

消息传到网络上的时候,

不少其他国家的人,都有些不理解。

“就粮食丰收了,就放假吗?”

“……朋友,你不知道这对克尔纳的意义。”

当然,也有很理解的。

“……看着这些人们欢呼的视频,我总是有些热泪盈眶。”

“觉得奇怪的人,大概是没饿过……”

……

同样是当年,

克尔纳青年在将整个克尔纳内产出的粮食,留够了克尔纳内人食用的,并且战备了一部分过后,

多余的部分,历经这近三年的时间,

克尔纳再次实现了粮食对外销售,

销售的对象,自然就是华国。

对于价格和质量合适的粮食,华国自然是来者不拒。

毕竟,华国即便自己产出粮食不少,但十几亿人,每天一张嘴就是一笔巨额的粮食消耗。

就克尔纳出售的那部分粮食,真吃起来,都不一定够华国整个吃半个月。

对比起来当初克尔纳内的粮食产出供给一些欧罗巴洲国家。

最大的区别就是,

克尔纳自己留够了,

克尔纳的粮食卖出去,克尔纳自己得到了收入。

算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一次贸易。

而事实上,

当年,同样有某欧罗巴洲国家的企业和克尔纳青年联系,

希望采购一些粮食。

但被克尔纳青年直接给拒了。

倒不是克尔纳青年记仇,不愿意和白旗国缓和关系。

实在是克尔纳青年与其缓和关系也没有什么好处。

随着克尔纳繁荣和壮大起来,在克尔纳附近,乃至整个阿菲卡洲,影响力天生的,必然的就会扩大。

天然就和势力范围主要在阿菲卡洲的白旗国不对付。

这种情况下,缓和关系也没有用。

那与其考虑敌人的态度,还不如加强和友方的联系。

造成的结果就是,

白旗国等几个欧罗巴洲国家,食品价格在持续了两年过后,这一年,再有些略微上涨。

最新小说: 绿野仙村 我叫孙贼,不是贼 祭祀自己,我成为了神话? 开局枪杀上线,我不想当卧底 背靠黑暗,向阳而生 落地成盒之考公上岸版 战!必胜! 跨界商贸 不一样的中医 村村村村村村医